无痕 发表于 2019-12-19 11:52:22

梦龙书院文化专著《千载弦歌》第十七章:文心琢玉(本章续完)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19-12-30 10:35 编辑

梦龙书院文化专著《千载弦歌》第十七章
文心琢玉
雷云凌
    在冯梦龙老先生的眼中,寿宁就是一块等待他去雕琢的璞玉。他以大半生时光树立起来的“文心”为刻刀,在寿宁这块璞玉上精心雕琢,刻下他人生所必修的“立德”和“立功”两篇不朽的华章,刻刀所经如行云流水,是那样地自然和谐,那样地遒劲有力,那样地舒展自如,宛若羚羊挂角,挂得恰到好处。双手捧起寿宁这块倾注先生无数心血的美玉,啊!宛若郑重地捧起《三言》奇书一般的感觉,又见先生一件伟大的作品。    如同中国历代莘莘学子一样,先生自小就立志宏远,追求功名仕途,憧憬着经世济民的理想,无奈的是现实把先生打得很骨感。明代晚期的苏州,文艺思想极为活跃,虽无“百花齐放”盛况,但各种流派的思想充斥其间,姑苏正参与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式文艺复兴运动,先生深受影响,真情流露,冲破传统观念,提出“世俗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先生的这一思想与当时居于正统地位的“理学”、“心学”思想大相径庭,才学虽好,却不入法眼,屡落屡试,屡试屡落。多少人就此湮没在滚滚黄尘之中,又有多少人名落孙山后,在默默无闻中老去。先生虽然无缘于科举功名,但先生的人生履历却是印证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至理名言,这一扇窗户就是通俗文学。先生啊!在文学的道途上,您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鼻祖,是此道宗师、此中帝王,文学之路何尝不是冥冥天道的最佳选择?倘若是仕宦之途,对人类难保有如此巨大的贡献!先生,您的在天之灵若是有知,定当含笑天国。    我在先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先生对于科举功名的不甘;对于为自身拟定而又无法实现的仕途设想的执着。于是,先生把毕生追求的仕途理想寄寓在文学作品之中,完美地塑造了理想中的官员形象。同时,先生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加工和提升,为各级各类官员量身构筑了不同的施政方略。    直到过了花甲之龄,先生才谋到了施展心中抱负的小小的平台,寿宁县成为先生实现理想追求的唯一任途。先生知行合一,把心中早已设定好的清官形象,在寿宁知县任上尽情地绽放,政绩显著,“余虽无善政及民,而一念为民之心,惟天可鉴”,以“一念爱民”之心,“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犹如他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那样,堪称完美地演绎了寿宁知县任上的四年岁月。先生在寿宁的政绩及其所形成的“冯梦龙文化”对寿宁继他之后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廉政、诉讼等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寿宁之笔展现出先生及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为民之心”的“文心”在这里一展无余。跟许多急功近利、短期作为者不同,先生用“文心”构筑起来的理想境界去雕琢功业;先生把“文心”所固有的美学融入到“为民之心”的行为当中,使“寿宁”这一件作品充满艺术美感;先生站在“文心”缔造起来的高度上,创造性地做了很多工作,使得当时的寿宁民众在思想、视野、胸襟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未完待续)

伪娘 发表于 2019-12-19 16:04:03

怒顶

深井冰 发表于 2019-12-20 08:16:42

smilies1赞一个!

无痕 发表于 2019-12-20 21:28:23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19-12-20 21:40 编辑


    先生在《警世通言》第十八卷《老门生三世报恩》文章中写道:
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也知世上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利为官终幻客,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物俱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    先生假托文中主人公“老门生”鲜于同之口,在写这首诗时,已过知命之年,感同于自己身世、经历,与主人公是何其相似!鲜于同尚有大器晚成之日,而自己的前程却遥遥无期,人生苦短,“也知世上无多日”,眼见“老去文章不值钱”,因而借此抒发内心感慨。主人公鲜于同于六十一岁时登进士第,先生说是“人以为诗谶”,我倒是以为这首诗成为了先生自己的“谶语”,先生直到老去也未能考中功名,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声名寂寂。世事无常,谁又能想得到,在先生去世三百多年后,先生著述的《智囊》会成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评点最多的一部笔记小说;先生本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崇、点赞!诗人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所以,先生活着!
    我从“买只牛儿学种田”的诗句中,读出了先生对于农业、种田以及底层百姓的前后两种不同心境的变化。先生从小向往功名仕途,立志当个清官好官,对底层百姓的桑麻、田垄间的生产生活,只想以好官的形象出现,使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其乐也融,在寿宁任上,这种心境得到小小的释放,只算是聊以宽慰。但任期太短,平台太小,先生无法尽情地放开手脚,施展才华抱负,“也知世上无多日”,渐而产生晚年“结间茅屋向林泉”的归隐心境,恰是这种心境,反映出先生在仕途的失望之后的心里的自然流露,把一颗从不曾冷却的“为民之心”的“文心”,即对底层百姓的关心、关怀,践行到自己的亲身历练中去,本心不失,使得“文心”更是圆融通达。
    先生做事莫不从“文心”出发,并以“文心”贯穿始终,最能让人感到如火一样情怀的是“为民之心”;最感人的是先生无私付出、只为人不为己的高尚情操;最能让人感觉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的是做事过程中的体现出来的“文心”的艺术性,“一笔一划”莫不精雕细刻,举手投足莫不恰到好处,细细想来是如此的浑然天成。
    《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工匠想要做好手艺活,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起来,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先生深明其中道理,想要治理好寿宁,就必须充分了解寿宁县情。
    从《寿宁待志》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政治、社会、教育、经济,还是关系百姓生计、风俗等问题,先生无不沉下心来,深入民间,细心考察,详为记载。凡遇问题必定一事一载,一事一策,能够解决的当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提出办法,以待来时。
    明代的寿宁,最主要的特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对于这个问题,先生可谓用心之极。《寿宁待志·土田》记载:“寿凿石为田,高高下下,稍有沙土,无不立禾。计苗为亩,不可丈量。……大抵田滋于水,水脉通塞,而田之肥瘠随之。然或高下而燥湿相反,或连圩而润涸顿殊,此当问之老农耳。”这段文字让我感动不已,堂堂一县父母,对寿宁关乎百姓生存的水田情况了解如此之细,连我这个现代人都颇有些意外。
    如果仅仅是这个层面的记载,也可能是先生出于修撰《寿宁待志》需要而做的了解,可贵的是先生针对当时邑内邑外粮食市场行情,如何解决寿宁在遇上灾荒年时温饱问题而产生的担忧,提出了“常平预备之法”,慎而重之叮嘱“不可不讲”,一片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寿宁百姓的生存艰难,先生有着切肤感触。先生称寿宁地理状况是“水无涓滴不为用,山任崔巍也要耕”,“尤嵚岩逼窄之区乎!沙浮土浅,梯石而耕,连雨则漂,连晴则涸,但有抛荒,宁留余地?”封建时代,朝廷为了增加收入,要求百姓年年增加田地,以此来增加税收,美其名曰“升科”。先生面对寿宁这样恶劣的地理条件,了解到只有抛荒现象,绝无增加的可能,而每年所谓的增加即“升科”,都是重新开垦原来抛荒的旧田地,时间越长,百姓负担就越重。先生对此深恶痛绝,提出以每年的“升科”数来填充历年来已流失的田地数,升科越多,积欠清理得也越多,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无法纳税的穷民,不需要缴纳历年积欠,从而减轻负担。这是多么好想法啊!先生在丹徒县担任训导时就提出来了,幸被丹徒县的石景云知县所采纳。可惜的是在寿宁却行不通,先生虽是知县,也因手下官吏所阻,未能实行。先生自己说:“异日见景云,当下数升愧汗矣!”不知先生后来有否见到石景云?但先生直言不讳,没有掩饰,把这一千古遗憾留给后人评说,从中足见先生襟怀磊落,“文心”坦荡。
    在后世,占寿宁农业经济半壁江山的茶叶,早在唐代就有了种茶历史,到了明代,茶叶已成为寿宁重要的物产之一。先生在《寿宁待志》中做了明确的记载:茶出七都、细茶、出细茶等。虽是聊聊数语,却是蕴含大量的茶文化信息,这将在后文《鳌峰记忆,千载茶缘》中为诸君详细道来。

无痕 发表于 2019-12-22 17:19:36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19-12-22 17:21 编辑


    每个人都有两种自我,一是现实中的自我,二是理想中的自我。所谓自我,就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现实中的自我”说的是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真实情况;而“理想中的自我”就是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
    当先生无奈地认识到“现实中的自我”很骨感的时候,千不肯万不肯地于五十七岁那年选择了贡途。谁又能够想到,一个百折不挠的铁骨书生,锲而不舍地为追求实现平生抱负平台而不可得时,在哀叹“也知世上无多日”之后,弯腰于现实,做出非常艰难的抉择。这是一个老书生的悲哀!残酷现实恁是把一个有志气、有理想的大好脊梁,磨成了一棵弯腰曲背的歪脖子树。先生不得不屈就于小小的丹徒训导,即便是后来的寿宁知县,也距离理想太过遥远!你可知当年的寿宁县在先生接任知县时,仅仅只有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二人啊!即便是三百九十年之后的我,坐在明亮的灯光下,为先生码出这段文字的时候,突然想起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不是一句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式的屁话?更非常哀伤地想起宋代大诗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遍又一遍地数落着“无可奈何花落去”、“夕阳西下几时回”,叹息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遗憾,深深地为先生打抱不平。
    先生从未泯灭的自我本心,在寿宁任上转而追求理想中的自我。不同于其他知县,先生自己功名不遂,但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把理想追求寄托寿宁学子身上,力图在寿宁学子身上实现理想自我。
    尽管当时寿宁的教育状况十分糟糕,平民大多文盲,生员数量少,且基本功参差不齐。先生在《寿宁待志》中记述:“学校虽设,读书者少。自设县至今,科第斩然。经书而外,典籍寥寥,书贾绝无至者。”堂堂一邑之地,建县至先生任职之时,已一百八十多年,竟然几乎没人考上举人进士,除经书外,其它书籍寥寥无几,连一个经营书籍的商人都不来寿宁,这种状况实在是不在先生意料之内。先生觉得“父兄教子弟以成篇为能,以游泮为足,以食饩为至”的不思进取观念,才是导致寿宁教育不兴的最大根源。令先生来气的是旧志还称赞“家藏法律,户有诗书”,气愤之下,儒雅如先生,竟然也破口大骂:“倘所云张楚者与?”意思就是说,旧志所说的话大概跟陈胜、吴广起义时编造出来的“大楚兴、陈胜王”,以此来骗取天下人信任的鬼话一样。接着发生的事情更令先生无语以对,“寿无科第,惟二、三贡宦,其忠厚老成者不异齐民。而子衿往往反窃缙绅之重,里人严而逊之。平民不识一丁,苟挂名县试,公庭对簿,自称童生。余曾试一二破题,不能作,责之。自此,伪童稍阻。”对这种假冒童生、有辱斯文的不正之风,先生是深恶痛绝,严加责罚。
    气归气,先生还是铁肩担义,深感责无旁贷,下决心振兴教育,制定制度,“自余立月课,且颁‘四书指月’,亲为讲解。”在先生的不懈努力下,不久后,寿宁教育界出现“士欣欣然有进取之志,将来或未量也”的令人欣喜面貌。喜悦之余,先生想着如何再加把劲,以进一步振奋士气,激发学子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进取精神。于是,先生把目光放在了学宫上,修缮学宫成为了当时振兴教育的浓墨之笔。
    先生对寿宁教育的发展贡献极大,虽贵为一县父母,却能亲自编写《四书指月》,亲临一线讲学,史称“崇文重教”,为寿宁后世开启“重视教育”,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及家庭命运的先河,寿宁无数后世昆侪沿着先生开启的这条“水狭而迅”的小河,顺势而进,百舸争流,奋力谱写自我人生的精彩过程,同时,也不辜负先生的殷殷期待,客观上为实现先生的“理想自我”而努力奋浆前行。仅仅过了三十二年,先生的得意门生叶有挺就中了进士。
    先生的“崇文重教”对寿宁自先生以后,特别是清代及其之后的教育发展影响重大,尤其是水陆交通极为方便的重镇斜滩,自清代直至现代,更是人才辈出。
    这一节写到这里,我还无法置笔,有着意犹未尽的感觉。假如先生对寿宁的教育仅仅是以上贡献的话,总觉得不够出彩,与清代寿宁知县赵廷玑创办义学、利及贫民相比,未必胜出许多,只是赵令名气不大,没人给予研究、歌功而已。我猛然悟出,先生对寿宁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文心立文心”,言传身教的是先生的“文心”,立起来的是寿宁学子的“文心”,使寿宁学子明白了“文心”的三个境界:用心作文;以“立言”修“文心”;以“文心”功德业。毛泽东曾经说过,世上最大的难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子里。事虽难,但先生做到了。
    先生之功,不可不书!(未完待续)

无痕 发表于 2019-12-23 20:33:34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19-12-23 20:45 编辑


    如果说先生所著的《三言》代表着中国古代通俗文学巅峰的话,那么,《禁溺女告示》应该是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单篇文学精品了。如同站在文学史曲线波峰上的中国历代妖孽般的精英一样,都有着闪烁耀眼光华的、足以一览众山小的、能够成为千古绝唱的代表作,屈原的《离骚》是这样,曹植的《洛神赋》是这样,李白的《将进酒》是这样,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这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这样……先生的《禁溺女告示》也是这样。
    《禁溺女告示》:“寿宁知县冯,为严禁淹女以惩薄俗事:访得寿民生女多不肯留养,即时淹死,或抛弃路途。不知是何缘故?是何心肠?一般十月怀胎,吃尽辛苦,不论男女,总是骨血,何忍淹弃?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从何而来?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从何而来?况且生男未必孝顺,生女未必忤逆。若是有家的,收养此女,何损家财?若是无家的,收养此女,到八九岁过继人家,也值银数两,不曾负你怀抱之恩。如今好善的百姓,畜生还怕杀害,况且活活一条性命,置之死地,你心何安?今后,各乡各堡但有生女不肯留养,欲行淹杀或抛弃者,许两邻举首,本县拿男子重责三十,枷号一月,首人赏银五钱。如容隐不报,他人举发,两邻同罪。或有他故必不能留,该图呈明,许托别家有奶者抱养。其抱养之家,本县量给赏三钱,以旌其善,仍给照,养大之后,不许本生父母来认。每月塑望,乡头结状中并入‘本乡并无淹女’等语,事关风俗,毋视泛常,须至示者。”
    知县以个人名义代表县府发一篇告示,如果从行政的角度看,《禁溺女告示》怎么说都是一篇应用性官样文章,但这一篇文章却别具特色,因为我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先生“为民之心”的“文心”本义。因此,在我看来,先生的《禁溺女告示》就是一篇极具文学艺术性的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从刘勰给“文心”定义的本义即“立言”的高度衡量,寥寥数百字,增一字太多,减一字太少,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设问有力,直扣内心,堪称应用文中的千古奇文,文学作品中的精品佳作。而其中的“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从何而来?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从何而来?”这段话就是足以流传后世的、非常经典的千古名言。
    重男轻女是中国古代的普遍现象,寿宁尤其严重,其原因有四,其一是传宗接代观念,关于这一条相信全中国应该都是一样的。其二是寿宁落后的农业经济造成的贫困,穷困人家无力养育更多的子女,当时没有节育措施,没有繁荣的文化生活,夜晚夫妻间最大的乐趣只有雨水之欢,往往一对夫妇生育七八个孩子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家庭结构。其三是大户人家中落之后,嫁女时没有能力如往日风光时候那样置办嫁妆,但又要死撑着面子,正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于是就出现了极为不可理解的溺女现象。《寿宁待志》记载:“女家奁盛者笼二十,牛十头。”事实上还不止,寿宁民俗嫁妆最高标准是“三十六杠”,其中要有上好耕田数十亩,牛若干、羊若干,俗语“三十六杠满路红”说的就是大户人家的嫁女盛况,难怪在大户人家中流传“嫁女嫁不起”哀叹。
    第四个原因更是奇葩,一些人家认为“女心外向”,胳膊往外拐,一旦生女就毫不犹疑地舍弃。这个陋习的产生源于一则故事。相传,寿宁某村一户林姓人家,为祖上修建坟墓,在“圆墓”也就是完工的晚上,风水先生正在洗脚,林家女儿拿出一双崭新布鞋,说:“先生辛苦,小女人小没有能力报答,只好亲手做了双鞋子给先生替换,请先生不要嫌弃。”风水先生大为感动,小声吩咐:“你若出嫁时,任何嫁妆都可以不要,只需向父母讨要位于某地的‘榛子林’做嫁妆,那是一块能出状元的风水宝地。”林家女儿牢牢记着,出嫁前夕跟父母说:“二老把我嫁到南阳,夫家没有‘榛子林’,我今后恐怕连抹头发的榛油都没有了。”林父很是干脆,说:“榛子林还怕没有,我们家多的是,你要哪块?”于是,林家位于某地的那块榛子林就成了女儿的嫁妆。成了南阳龚家媳妇的林家女儿,在结婚不久后,就说服夫家把祖先安葬在榛子林中的风水宝地里。若干年后,林家女儿所生的儿子果然高中状元。林家知道内情后,再也不收养女儿了。并且,由于林家的宣传,影响到了其他人家。
    只是,我曾经费了很大功夫,在南阳的龚姓家族里怎么也找不到“状元”的痕迹,倒是看到“魁元”之类的牌匾,笑了笑,把这则故事当做无稽之谈。
    只是可惜了多少女儿身的幼小生命啊!
    对于这些原因,先生应该不是不知道,以先生“事必亲察”的做事风格,一定了解得很清楚,只是不知出于什么缘故,没有记载在相关的文献之中。在先生寿宁任前的作品中没有类似的情节,在先生任后的最后的生命岁月里也不见提及。
    有幸的是因为先生“文心”艺术般的作为,世上少了许多幼小的冤魂,人间多了一曲千古绝唱。(未完待续)

无痕 发表于 2019-12-24 11:14:23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20-1-11 12:09 编辑


    讼庭何日能生草,
    俗吏有时亦看山。
    反复品鉴这一副千古佳联,越看越是喜欢,越发感觉先生是个趣人、雅人。眼前仿佛浮现一幅风雅而熟悉的场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蔚蓝的天空白云飘荡,明媚的阳光斜照入户,门前几只麻雀在一株弘枝遒干的老梅枝叶间上下跳跃,喳喳鸣叫,远处青山如黛,竹影婆娑,立身处清衙冷署,几个老吏在阳光下悠闲地看书。先生头戴乌纱帽,身穿“紫鸳鸯”公服,在公堂上捻须端详着案桌后的“红日初升”背景图,沉思顷刻,叫来书童,展开宣纸,提起笔来,龙飞凤舞间,一幅对联一气呵成。这一天,先生一早大开衙门,接访民间讼事,排解矛盾纠纷,没想到空等了将近两个时辰,临近中午了,依然衙署清冷,俗吏悠闲。先生满意之极,兴致勃发,一幅传世名联就此诞生。随后,先生安排工匠将这幅对联制作成板联,悬挂在了公堂上,与背景图一起定格在亘古时空之中。    每当想起先生的这副名联,都会同时想起另一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药店用联:    但愿世间人无恙,
    何愁架上药生尘?
    这副联出自清末湖南湘乡的一间中药铺。
    药店本为卖药,无人买药,怎么生存?都说“医者父母心”,只要世间人都健康无病,就让“架上药生尘”、就让药店倒闭又有何妨?联中体现的哲理性思想意境是何等的高远!何等的崇尚啊!
    我曾听朋友说他目睹了一件戏谑性奇葩事,与此联意境恰好相反:某屠夫前往烧香礼佛,在佛龛前恭恭敬敬供上素菜、茶果等供品,点上三根香,跪在蒲团上磕了三个响头,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佛祖保佑他多杀猪、多卖肉、多赚钱。
    如果世间无佛,又何必烧香?如果世间有佛,佛以慈悲为怀,世间众生皆平等,人与畜生都是生灵,岂会容忍杀此惠彼?这屠夫可谓昏了头了。
    对比医者与屠夫的做法,一个是天使,一个是恶魔。
    先生定然是天使无疑,不然怎么会有天使般的心肠!不然怎么会有一片真真切切的“为民之心”!不然怎么会想得出并且做到“无讼胜有讼”的绝妙对联来!如此文心,真心感天动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世间本就纠纷不断,处处时时都在上演着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讼庭就是官方设立的、为解决民间各种纠纷、冲突、矛盾、事故、案件等等的管理机构,官员在这里面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扮演好了,可以称为清官能吏。明代地方行政区划实行三级体制,县是最低的一级,知县直接面向百姓,兼任公检法三长职责,大到杀人放火的刑事案件,小到百姓家中的鸡飞狗跳,都要亲自过问,亲为审理,想要做好谈何容易?尤其是如先生笔下记述的那样:“寿邑山险而逼,水狭而迅,人感其气以生,故性悍而量窄,虽锥刀之细,骨肉至戚死不相让。不知法律,以气相食,凌弱蔑寡,习为固然。丁盛之家,人侧目焉。亲戚相佃,亦号家丁,遇有争斗,各于其党,一呼而集,且快目前,逆理犯上弗忌也。”你说当时的社会治安状况严不严重?
    不仅如此,我还收集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犀溪仔喊衙门》的故事:故老相传,有一年,县衙役前往犀溪收税,当地里正安排他住在“官厅”里,第二天清晨听到外面有人叫吃早餐,衙役慢吞吞地起床,走到门外一看,连个鬼影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里正,责问他是怎么回事?里正说,我已经安排好啦,那家人说没见您出来,以为您不吃了,农家人要趁早干活,就自己吃完上山干活去了,时间也快到了中午,要不两餐一起吃?里正说完推脱有事要忙,就施施然走开。衙役忍饥挨饿过了午时,看见五六个人围了过来,都非常热情地拉扯他去吃饭,彼此互不相让,争得脸红耳赤,然后,不约而同地放手,气愤地说:“你们那么热情,就让大人到你家吃吧!”众人齐齐转身愤愤地跑了。衙役一见,呆若木鸡,不知该往谁家去吃?等找到里正时已是傍晚时分,赖在里正家里草草吃了点,连夜赶回县城,发誓从此再也不到犀溪了。
    面临这样的民风、这样的社会状况,先生“大事小事,俱用全力;有事无事,俱抱苦心”,恁是把寿宁治理成一派承平景象,三间重监囚室和三间轻监囚室都“时时尽空,不烦狱卒报平安也”。
    “省其谳牍,可使无讼。”劳役尽空并不是先生的最终目的,先生追求的是“无讼”境界!那是一个连远古的人们都为之向往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天国啊!多少古贤者义无反顾,为之奋斗了数千年,终在先生心中登上了昆仑之巅。蓦然想起被习近平总书记牢牢记住的寿宁民间的一句谚语:“车岭车到天”,而寿宁的大部分区域就在“天”上,然后,我的偶然灵感接上了一句:“天上有人间”,那“人间”不就是先生的“文心”所雕琢出来的“无讼寿宁”吗?
    中国古代“讼政文化”积淀深厚。自从战国时期郑国的子产编写出“铸刑书”并发布施行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最早期的成文法典。一百多年后,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也是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历经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讼政文化”。纵观中国历史,在法治的进程上,走过无数艰难曲折的道路,也赋予“讼政文化”及其丰富的内涵。而“讼政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无讼”。这一境界,在先生之前,虽然孔夫子早已提到,但无人做到;在先生之后,偶有人提及,但难以发扬。先生啊!我该用什么文字来表达您的这一超越古人的成就呢?
    先生是一座难于攀越的高山,是一望无际而又探秘不尽的大海,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思考了许久,终于读出了一些些,原来,先生在寿宁任上,试图建立一种展现儒家文化精粹的“王道秩序”,而先生致力的“无讼文化”,是“王道秩序”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王道”,在总结了中国古代无数人研究的成果之后,应该这样定义:“王道者,王者之道也,其道坚而韧、广而深,温暖和顺,隽永悠长,如光之阳,如风之和,无处不在,无人不沐,于不知不觉间,善诱于循循,诲人于孜孜,陶斯民于悄然,冶情操于渠成。”
    建立“王道秩序”,教化是先决条件。子曰:“教而诛之谓之道;不教而诛谓之虐;不戒责成谓之暴。”先生深刻理解了孔夫子这句话的内在精髓,认为“治政之要,先存教化,教而不化,然后可刑”。因此,先生“崇文重教”、“遇民以恩”、“待士以礼”、禁巫、禁溺女等一系列措施和作为,莫不体现教化之功。
    但是,世间不受教化之人何其之多!假如仅仅施行“王道”,对那些恶徒、刁钻之人而言,有如风吹树梢,过耳不闻。为确保“王道”顺利施行,辅以“霸道”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条件。
    何谓“霸道”?“霸道者,霸者之道也,其道慎行,盖因其道或呈雷之厉、风之行,言出必践,威严有加;或呈夏之酷、火之毒,骄奢暴烈,蛮横无理。”虽然独行“霸道”,历来为王者所不屑,但不可否认的是,“霸道”自有它的威烈、强制、速成等等效力,就像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一样,一刀下去,毒瘤尽除。
    先生在一手倡行“王者之道”的同时,另一手举起了“霸者之剑”,明断讼案,狠狠打击了地痞流氓和黑恶势力。《寿宁待志·狱讼》中,先生详细记载了亲为明断的一件案例:“寿人凶悍有出理外者。青竹岭村人姜廷盛,盛气而来,谓同弟征量至三望洋地方,为刘世童劫其粮而砍伤其弟。保家凿凿为证,验伤刀创可畏。未及,世童亦至,诉云廷盛自砍其弟,欲以诈之。余念兄无砍弟之理,且白昼自砍,何能诈人?然廷盛蓬垢不可近,而世童依履如常,应对暇豫,又不似曾交手者,且各召保。次日午,余命舆拜客,既出西门,径诣三望洋,遍询父老儿童,莫不言廷盛自砍。闻其亲姨吴氏,尔时曾来劝解,所居不远,召至询之,亦但言误伤。而童子姜正传即廷盛本族,乃目击其事奔报吴氏者,言自砍不虚。详究其故。廷盛以里役事苛责世童,世童首之县,廷盛恨甚,有弟瘸手,盛素恶其坐食。至是,携之诣刘索斗,冀一交手则毙弟以陷之,刘不与角,益愤且惭,值肉案有屠刀,即取之掷弟,中额,血被面,盛亦取自涂而为肤受之诉耳。始知天理所必无,未必非人情所或有也。余乃重扑廷盛,取同保家甘结,俾领弟回疗治。若不死,许从宽政,否则尔偿!盛计窘,谨为调护,遂得无恙。假使余不躬往或往而不密,必为信理所误矣!令此地者当知之。”
    这个案件极为典型,不仅违背人伦天理,而且情节恶劣,合谋串供,证据确凿,稍微不注意很容易误判。所以先生殷殷提醒后来者,对“寿人凶悍有出理外者”这种情况的注意。同时,先生之所以详细记述审理这个案件的全过程,也是诠释寿人“性悍而量窄”的一个例证。
    但从这个案件的审理结果可以看出,先生虽高高举起“霸剑”,却是轻轻落下,从中表明先生镌刻在灵魂深处的“文心”里的“王者”襟怀。同时也说明了,“霸道”仅仅是先生在施行“王道”过程中的辅助手段。
    而在“二牛案”的审理中,先生的智慧和“王者”胸襟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浦和北浦两村隔河相望,比邻而居,一衣带水。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由来已久,大约有着六七百年历史。两村都是血缘村落,西浦以缪姓为主,被北浦人称为下村;北浦以叶姓为主,被西浦人称为上村。两村群众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家与家之间相互通婚,小事从无计较,大事上却互不相让,你说奇也不奇?一日,两村的两头水牛相斗,因争斗激烈,下村的水牛死了。当时的生产力落后,一头牛顶得上好几个劳力,简直就是农家的命根子。下村的人一定要上村的赔一头牛,上村的人说,两牛相斗不死即伤,是很平常的事,有什么好赔的!双方互不相让,各自纠集帮手,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了,两村里正赶紧上前调解,但也没能调解出结果,双方吵吵闹闹到了公堂。先生立即升堂理事,问清情由后,大笔一挥,立即写下判词:“两牛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食,生者同耕。”判词一出,堂下衙役以及两村群众,莫不心悦诚服。在众人眼里无解的一个纠纷案件,在先生笔下却是如此轻松写意,挥洒自如。极具文学艺术性美感的判词,得以千古流传,仍为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
    “讼”是为了“无讼”,“讼”是前期,是过程,是手段;“无讼”是目的,是理想,是情怀。我终于能够明白,先生精心“雕琢”的“无讼文化”包含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立法教化、润物无声”,先生为除去杂草,别出心裁地在寿宁这个园中种上庄稼,杂草不除而除;第二重境界是“教而不化、然后可刑”,先生举“霸者之剑”,施“文心之仁”,将一些顽固的杂草,强行除去;第三重境界是“讼庭生草、俗吏看山”,生草的讼庭说明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了诉讼,俗吏就可以悠闲地看山玩水了。
    先生未辜负平生所学,在寿宁这块热土上一展抱负,以一颗“为民之心”为精髓的“文心”,构建出理想的“无讼文化”风景,至今依然绽放耀眼的光华!(未完待续)

无痕 发表于 2019-12-29 15:12:36


    关于廉,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值得深刻思考的命题。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未来,“廉”,一定都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是那样地光彩夺目、那样地芬芳馥郁、那样地长开不谢。仰望浩瀚的历史天空,拂拭廉史丰碑,曾经有多少英雄豪杰、多少优秀儿女、多少先哲前贤,为之喝彩、为之折腰、为之呵护、为之奋斗。
    一次次的遥想,便是一次次深入灵魂的颤动。
    如果有人书写“中国廉政文化史”,请千万不要忘记先生。因为,先生定然是中国廉史,不,应该是世界廉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廉史中众多豪杰里的英雄!是无数先哲中的智者!是清官廉吏中的标杆!
    先生把“廉”写进了自身“立德”的内涵中,铭在了衙门后院的“四知堂”里,烙进了灵魂!
    点评中国古代官吏,在廉洁修养上,难得有人能够像先生那样,在砥廉、倡廉、育廉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全面、非常到位。
    梅是花君子,先生独爱梅。在寿宁的四年时间里,先生除了治县理政、推行王道、著书立说、学宫讲课之余,唯独喜欢私署左侧的一株数百年老梅,特意将它载进《寿宁待志》:“私署在镇武山上,……左隙地小屋三间,故令毛所建,前植花果,匾曰‘看花处’,今惟老梅一株仅存,数百年物。余于梅下构一小亭,颜匾‘戴清’,系以小诗。”
    我渐渐地沉入先生所构筑出来的老梅意境之中,一幅唯美的水墨画卷,缓缓地在我眼前展开。那是一个飘雪的季节,天空彤云密布,鹅毛大雪花飘飘洒洒,屋檐边上指头粗数尺长的冰条整齐垂落,几只未知名的鸟儿不知蜷缩在何处,发出低低鸣啼,一株老梅枝影横斜,满树繁花,高低错落,幽幽冷香,随风袭人。一座小小雅亭,古色古香,衬托得整个意境清灵出尘。亭里站着一位老者,儒冠青衣,或捋须思索,或颔首微笑,一副怡然神态。
    这位老者就是先生。
    先生悟出了老梅“坚强、高洁、谦逊”的高尚品质;
    先生想起了被他在《三言》中称为拗相公的王安石的名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悟出老梅凌寒傲雪的精神;
    因为大诗人陆游曾经担任过同在闽东的宁德县主簿的缘故,先生感到特别亲切,油然想起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中悟出了老梅“无意苦争春”的高洁之美。
    老梅有着傲然的风骨!高尚的灵魂!更有着清廉的操守!
    对!就是清廉!这可是连坳相公和陆放翁在他们足以成为“万古传”的诗篇中,都没有表达到的呀!
    我不就是老梅吗?老梅不就是一生追求清廉的我吗?先生幡然而悟,一时间产生水乳交融之感,心梅相契,天人合一。
    老梅虬枝弘结,与先生清癯的身影是如此的相像,二者相映成趣,这一幕必然定格成为永恒!
    先生猛然转身回屋,研磨铺纸,提笔沾墨,一首题为《戴清亭》的五言律诗,一挥而就:“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
    在老梅之前,先生完成了“砥廉”从外在砥砺意志到内在灵魂升华的过程。
    在先生咏寿宁的八首诗作中,“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诗句最是脍炙人口,我也是最喜这一句。先生以老梅自喻,把自己“隐逸淡泊、坚贞自守”的操守融入到老梅之中,同时从老梅中汲取冷香本色,那是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一种寂寞中的淡定,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冷清香,读来令人感到魂授神予,如临斯境。梅是清之象,清为廉之质。先生用这句诗,表明自己具有像老梅一样的傲然风骨、清廉素养,表达自己清正廉洁的志向和决心。
    感动于先生的老梅情怀,忍不住“鲁班门前弄大斧”,作《咏梅》以示附庸风雅:“横斜妩媚一梅香,不让东风不让芳。似雾似云天际月,疑真疑幻梦中乡。暗香流韵融霜雪,玉骨迎春傲海棠。谁解孤芳多寂寞,独怜疏影舞霓裳。”(待续)

无痕 发表于 2019-12-30 10:36:27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19-12-31 11:29 编辑

    准确地说,清官形象才是先生真正的理想追求,而科举仕途只不过是先生为实现理想所谋求的道途而已。
    只律己,未律人;只砥廉,未倡廉,构不成清官形象,只有二者并进,才能克竟全功。先生明白其中道理,于严格自律的同时,整肃吏治,防腐倡廉,带领全县大小吏员,共同建立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寿宁吏治新风貌。
    先生煞费苦心地把自励诗《戴清》,勒石立在“戴清亭”旁,组成一幅由老梅、小亭、诗碑构成的“倡廉”教育题材,经常对吏员们进行廉洁教育。此举可谓高明,《戴清》一诗虽是自励,但将其刻碑以示,旨在合邑官吏共同遵守,意图建立“吏肃惟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的理想廉政秩序。想象中,先生清朗有力的声音,犹在耳边萦绕:“诗中‘我’是谁?我写《戴清》一诗,‘我与尔同清’的‘我’是我,你读《戴清》诗,诗中‘我’是你,谁读就是谁。”
    这是先生一颗“为民之心”的“文心”和建立“王道秩序”的又一具象体现。
    先生“文心”焕发大爱,上至精神文化领域,下至市井风俗,理积弊,制新规,“以勤补缺,以慈辅严,以廉代匮,做一分是一分功业,宽一分是一分恩惠。”
    于是,先生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先是重理乡贤祠,严肃批评了一些不良风气,“……殆一二阿所好为之也?宜屏去土偶,虚其宫,以俟俎豆。”为了不加重百姓负担,“余拟从上台乞一笔布施”,补入“治官多绩,居乡有品”的叶朝镇和“正直居官,孝友表俗”的叶朝奏。并定下了规矩:“自知县戴镗以下,凡有功地方者,从众议立主,以存士民忠厚之意。”
    “图民有二大费,往往以轮及破家者。”先生敏感地捕捉到“大造黄册”和“迎新送旧”两个腐败重灾节点。
    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寿宁待志》:“其一为大造黄册。盖黄册十年一造,……各甲首不谙攒造,必有包揽之人,……未团局之先,先敛供给、纸张、油烛之费,而犒谢在外,及至团局,未一二日,各人携册归家,任意拖延,托言工食不敷,节次索诈。”有的百姓就是典当老婆、卖掉儿子也无法还请这样的费用。先生目睹百姓疾苦,“思为振救”,责成各图各甲聘请有经验的熟手承包,所有费用一次性包含在内,限时完成,若有迟误差错,由承包人负责。先生的这一做法,与当代工程总承包模式无异,堵住了许多漏洞。可见,这种模式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近四百年前,先生就已经开启了先河。同时,先生要求以户为单位,造成细册,在下一轮大造黄册时,在原细册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或者增加,可以节省大半工程和费用。
    而“迎新送旧”环节更是给当时的寿宁百姓造成巨大负担:“惟去任到任,肩舆负担多者至百余名,最少亦数十名。而本境之内又例当备饭接应,各役视为公费,需索酒食无厌,此费皆出于见年里役,乡图不谙承应,亦必有包当之人,未免用一开二或三四。而费出一时,敛集不易,先于城中乡绅家借贷,既有短折,又加子钱,比及敛还,费又加倍。更有可怪者,每更一官,则修理衙门一次。衙内所备床屏、桌椅、橱柜之类,……及离任之日,每滥充赏人之用,甚至窗槅亦为衙门人取去,又累新坊里重复修办,浮派如初。”先生深恶痛绝于这样循环反复无数次的铺张浪费,发出“本官之用有限,而里役之派无穷”愤怒吼声,哀叹“民无余欠,库无余财,欲有司之有为于地方,盖亦难矣!”认为“在去任者难言遗爱,在新任者先已播毒”。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规定“迎新送旧”费用采取定额制,一次性补助给离任新任官员自己筹办,这就节省了很多费用,刹住铺张浪费歪风。先生还制定公用财产登记制,并报上级备案,规定离任时必须移交,以免公用财产流失。
    在感叹于先生以身作则、公正廉明的同时,不得不再叹于先生的超前意识和管理艺术,感觉现代的某些管理方法不过是拾了先生的牙慧而已。更叹于先生的经国济民之志,岂在区区寿宁?岂是局限当前?先生感同杜少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想着“卑职人微言轻,但能律己,安能律人,必得宪颁成规,勒石为定,庶可永远遵守”,如果自己离任了,而后来的人们不遵守自己的做法,岂不是倒退回过去?于是先生呈请上级颁发成文规定,刻在石头上,以便每一任官员永远遵守。
    咀嚼先生“文心”,我又一次折腰。
    脚踏寿宁大地,望着眼前老梅,先生思绪放飞得很远,想到当时动荡的明王朝局势,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安得峰烟息,敷天颂圣恩。”联想到一个“地僻人难到”的小小寿宁区域,“廉洁”问题尚且如此严重,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先生认为“廉”对于每一个人特别是为官者来说都是应该有的一种要求,是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并在不断地追求中逐渐内化为一种素质。要想使“廉”成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外在规范固然重要,但毕竟是被动作为,对一些人而言,一旦生活给他提供可能,就会失去被动规范的约束力,从而走向腐败。如果一个人自小开始的灵魂深处就已经铭刻上“廉”的烙印,就像生命的年轮,那么,“廉”就必然会伴随一生的成长道路,成为这个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和操守。想到这里,先生的目光对准了学宫,把“廉”做为儒家道德修养的必修课,列入学宫讲学的课程。
    事实上,以先生的文心、修养、风格、情怀,在学宫讲学时,不可能不讲到“廉”。虽然“寿痒诸生不过百五十人”,就是这些人代表和影响着的却是寿宁的未来。
    先生似乎从中看到了光明,因而不遗余力地在诸生中播种“廉”的种子。
    透过时间的窗口,我清晰地看到了先生俨然一副老学究的模样,端坐在学宫三尺讲台后;感受到了先生一身的凛然正气,以及先生营造出来的“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课堂育人氛围;听到了先生的内心里对于“廉”的深刻认识,觉得自己正接受着一场荡涤灵魂的教育,认识到“廉”对推动历史前进有着一份执着的贡献,做为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之一,被执政者所重视,被老百姓所关注。西周的《管仲·牧民》中说,国有“礼义廉耻”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是国家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丧失一个就会不稳定,丧失两个就危险了,丧失了三个,国家政权就会倒塌,全部丧失了,整个国家就会灭亡。
    我还听到了先生清朗的谆谆教诲之声,远远地飘出窗外:“‘廉’是一股自然树立起来的凛凛之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之‘威’源于自重、自省、自励,自重可以铸品德,自省可以管小节,自励可以持操守。‘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常修做人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追求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威武不能屈其志,富贵不能淫其身。
    “‘廉’是一种应该坚守着的情操,世上有些事情可以有千百次失败,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有些事情可以有千百次成功,却经不起一次失败,这就是‘廉’之一字。
    “‘廉’是人生一道闪耀着的荣光,就像炫目的太阳光辉,始终照耀着天地万物;就是雪里造火,给人温暖;就是夜里照灯,给人光明;就是旱里造雨,给人生命;就是梦里造醒,给人醍醐,那都是人生价值的真情释放,生命意义的无限闪耀。”
    先生以廉洁之正气,示范身教;以廉洁之教导,授予言传,为诸生“解惑”!
    这是一个师者铿锵有力的传道啊!
    我为先生鼓掌!
    此时此刻,我的掌声也许很孤单,但请相信,无数个孤单的掌声必将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梦龙书院文化专著《千载弦歌》第十七章:文心琢玉(本章续完)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