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n510 发表于 2021-11-17 09:52:38

尚书故里 文旅新村

尚书故里文旅新村                         ——芎坑村风土人情概述
   芎坑村位于寿宁县坑底乡北部,地处闽浙边界。距乡政府所在地坑底约1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鳌阳约30公里。现有村民160多户,人口650多人。土地总面积约10080亩,其中林地8270亩,耕地1080亩,园地60亩,水域90亩,道路交通用地10亩,宅基及产业用地75亩,其它未利用土地495亩。芎坑村属于闽浙一带高海拔山区,年平均气温12.8 摄氏度,常年气温相对较低,可谓冬有霜雪,夏无酷暑。在冬天,南方地区是很少下雪的,而芎坑却几乎年年都有,届时满山的雪松、雾松颇为壮观;在夏天,城市的温度一个比一个高,烈日下的火炉越来越多。而这里的夏天,气温最高也不会超过35摄氏度,并且早晚温差大,日常基本不开空调,夜里睡觉还要盖点被子。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空气能见度非常高,时常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非常之高,是一个天然的超级氧吧,也是一个避暑的绝佳胜地。   芎坑也称芎溪,(景宁话“坑”与“溪”两字同音),因坑边(溪边)遍长川芎而得名。村庄处在一个弧形的山谷当中,房子依山而建。村庄的西南和西北方向,各有一条小溪流向村中,两条小溪在村子中央交汇后再流向“芎溪”。村庄的东面是黄苗前,西南方是苦竹尖,西北方是仙山,北边则是后门山及其背后连绵的山脉,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茂林修竹、藏风聚气。   明朝天顺年间,吴氏先祖吴亨十从邻村地源游览至此,见芎坑四周山环水抱、林壑幽美、泉甘土肥、甚为宜居,遂迁此开基创业。芎坑村民八成以上姓“吴”,少数人姓郭、徐、梅、叶等,大部分村民为亨十公后裔子孙。村民通用寿宁、景宁两种方言,旧时还流传一种芎坑特有音准的“蛮讲”,但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不会讲了,更多的人都习惯了用普通话交流。(吴亨十:讳宗琳、字仁修,在族中兄弟排行第十,故又称亨十。其人赋性靈敏、英姿威武、卓志不凡、忠勇刚廉,乃明朝正统年间才勇兼備之青年傑士,亦为芎坑村开基始祖。明景泰六年五月初四,率领刘良、李球、刘斌、吴友卿等乡民义勇与官兵里应外合,一举剿灭官台山郑怀茂、王有心、吴田七等匪寇。因剿匪有功,被敕封为“忠勇大夫”,殁后又谥封为“兵部尚书”)   芎坑村在寿宁置县后,历代均属寿宁管辖。为纪念官台山战役及缅怀先祖,村民每年均是五月初四过端午节,村里也一直流传着包“丁粽”和“钱粽”的习俗。村民祭祀祖先,本地方言称为“请太翁婆”。祭祖每年有四次,分别在除夕、元宵、端午、中远四个节日举行。村里最重大的节日是在春节,每逢过年,各家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方何地,都会从各个地方陆陆续续回到村里与家人团聚。除夕夜,村里还有守岁和“烧年猪”的传统习俗。所谓的“烧年猪”实际上就是在广场或大房子的厅堂中央”烧大树根或大木头“,大伙把火堆烧的旺旺的,一来寓意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同时把往年不好的霉气晦气统统烧掉。二来在寒冷的岁末年关,家人们聚在一起,正好可以用来取暖和烧烤一些美食。村里平常比较注重的节日还有:迎仙、立夏、中秋、重阳等。每个节日吃的东西也是有区别和讲究,比如立夏吃立夏糊、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米糕。当然最重要的美食还属糯米糍粑和黄粿。糯米糍粘着自家做的甜粉,甜粉是用炒熟的黄豆加上白糖和其它几种果仁一起磨出来的细粉,这种粉又香又甜,糯米糍粘着吃,非常的香甜软糯;黄粿则是就着猪肉和米酒等食材做出来的汤汁一起吃,味道十分细腻爽口,吃了让人回味无穷。村里人十分好客,要是家里来客人了,大家就会做上这两道主食招待客人,客人吃完了还会让他顺带一点回去,因为这两样食物都寓意着“走好运”的意思。芎坑人常吃的美食还有金丝扣(地瓜扣)、鼠曲饼(鼠曲糍)、土豆粿、地瓜干等等。   芎坑村的生活是安逸的,至今还流传着饭后闲时吃“茶点”的习俗,俗称“摆茶宴”。不过这里的茶点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他们的群体主要是妇女和小孩,“茶”是每家自种自制的高山绿茶,“点”则主要是咸菜与瓜籽。这里的咸菜是最有特色的,村民会在各种蔬菜和野生的菌菇等出产旺季时,将其采摘回来制作成各种咸菜,每种咸菜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是不一样的,同一种咸菜每家的做法也有区别,因此每家做出来的咸菜口感也会不一样。还有这里的瓜籽也大多都是自家手工制作的,要是在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大家除了摆上咸菜和瓜籽外,还会蒸煮上一些农家土特产(比如小土豆、地瓜、南瓜、萝卜、黄豆等)。然后叫上大姑大婶、邻里乡亲,大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聊着谁家的咸菜口感怎么样?谁家的茶点又怎么地好吃?于是大家欢声笑语、家长里短,过着农村悠闲朴素的生活。小孩子们跟着大妈大娘,就在这种和睦的邻里关系下慢慢成长起来。而这种“摆茶宴”的习俗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除了“咸菜”,村民还会将多余的各种蔬菜制作成“菜干”,菜干有利于蔬菜长期储存。在农村,农民吃的口粮食材大部分都是自己种的,各种蔬菜都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大家都会想方设法,看用什么办法能将各种蔬菜瓜果更有效地储存起来?以便于想吃的时候,随时都有。另外,家家户户还会自酿红米酒,这一带村民酿酒用的是红色的酵母,本地人称为“红粬”,所以,用这种方法酿出来的米酒带着天然的红色。通过自家传统手艺制作出来的“咸菜”“菜干”和“红米酒”,不仅耐以贮存,而且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在农耕时代,一个家庭的咸菜、菜干做的好不好?米酒酿的好不好?往往成了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勤劳和能干的标准!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芎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正因为偏远,这里的山珍美味却是非常之多,且不说自家种的各种蔬菜瓜果,单是大自然赐予的各种天然食材就不在少数。比如在清明节前后,山上就会遍长各种蕨类和野菜;在盛夏,森林和草丛里又会长出各种天然的菌菇;在秋天,特别是白露之后,山上的各种野果越来越甜,口感越来越好!一年四季,各种可食用的野菜、野花、野果是数不胜数。芎坑的毛竹也是非常之多,家家户户都有一大片,竹子可以用来制作成农家用的各种工具,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居家用品和手工艺品。当地还有专门制作竹子的师傅,俗称“篾匠”。竹子多了,竹笋自然也就多,当地的鲜笋、笋干口感都非常好,而且产量很高,是给亲朋好友伴手和馈赠送礼的首选珍品。可以说,竹林已经成了芎坑村家家户户的传家之宝了。   芎坑村耕读传家、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逢年过节时,村民还会敲锣打鼓、点香放炮迎送各路“神仙”,大节时,还有舞龙舞狮走花灯的习俗。村里老人不但爱听戏,有的还爱唱戏,戏曲有寿宁的北路戏,也有景宁的花鼓戏,还有地方特色的提线木偶戏等。部分爱戏爱曲的乡亲,他们不但会吹萧吹笛吹唢呐、还会弹琴唱戏拉二胡。村尾的观音阁、庙主等许愿拜神的地方,历来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非常旺盛。   在芎坑村的西南方有一座大山,名曰“苦竹尖”。也曾因为满山遍长苦竹而得名,后因植树造林,现在山上所剩苦竹并不算多了。此山地势很高,站在山顶,能远眺榅当洋、吴家畲、大岭、地源、浩溪等五六个村庄。也因海拔高,山上的植物分布呈高、中、低三个区域明显不同的特征。靠近山顶比较高的位置,不长大树,只有零星低矮的灌木和耐寒的小草;山体的中间主要是松树和杉树林及乔灌木群;山体地势的较低的位置,则是茂密的灌草木丛和村民开垦过的田野。此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白鹤仙翁云游至此,见此处风景绝好,于是在此驻足,并盘桓数日。看山上留一天然岩石,便用神力化出一个石洞,名曰“白鹤仙洞”。洞内常年阴凉舒爽,洞壁全是坚硬的岩石,光滑平整,洞口低矮狭小,只容一个人匍匐前进。外地人至此,若无人相告,是很难发现此处竟隐藏着一个如此大的山洞。山洞内空间宽敞,面积有足有二十多平米,高度也有三米之多,足足可以容纳二三十个人。要是在战乱年代,有追兵赶来,此洞确是一个很好的躲避之处。洞内还有一口石锅,此锅底部一年四季均有泉水不断冒出,泉水冬暖夏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地人都称此锅为“仙锅”,此泉为“仙泉”。解放战争时期,开国上将叶飞同志,曾在此一带领导并开展武装革命斗争。因受伤,也曾秘密在此疗伤居住。此山还盛长杜鹃,杜鹃花也叫映山红,待到此花盛开的季节,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有红色的,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可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一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美好画卷便浮现于眼前。    在芎坑村的东边,有一条自南往北的小溪,也就是“芎溪”。如果说“苦竹尖”是芎坑的“父亲山”,那么“芎溪”就是芎坑的“母亲河”。它源自芎坑,流经景宁家地乡、标溪乡、梧桐乡、景宁县城、再往东流到千峡湖,然后再经过青田县城流入瓯江,最后从温州入海。做为瓯江的源头之一,芎溪的溪水清澈见底,水体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喝过芎坑溪水的人,都说这里天然的水要比其它地方工业生产的矿泉水好多了!在芎溪这条小溪上,有着几段天然的河床,河床由整片天然的岩石组成,溪水从河床上缓缓地淌过。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光着脚丫从这片河床走过,让溪水漫过自己的脚掌和小腿,真的是心旷神怡、清凉无比。只可惜因为修建水库的原因,最长最好的一段河床已经被淹了,要不然,这里也是一个小型的“白水洋”了。好在修建水库也有好的一面,一来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二来水库盛产淡水鱼,成了村民和游客垂钓休闲的好去处。芎溪的峽谷景色幽美、怪石嶙峋、别有洞天。特别是到了下游的三窕漈瀑布,瀑布从一百多米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蔚为壮观。瀑布的边上还有一个大大的岩石山洞,也叫“出龙洞”,此洞有四五米高,传说有龙在此出没。瀑布底下有三个龙潭,四面峭壁如削,鬼斧神工。在峡谷东南面的半山坡上,有一片陡峭的石壁,石壁上有一天然出水口,俗称龙岩坝。在山腰的岩石峭壁上天然形成上下有序之岩洞,水流注入其间,日久天长,遂成为三井。第一井水珠飞溅,第二井寒气袭人,第三井深不见底。据说三井底相通,水从一井螺旋形往下,注入二井,复从二井底注进三井,人称之为天然三级螺旋井。    在芎坑村北部有一片珍稀的原始森林,它是寿宁县域内目前留存和保护的最为完好的一片森林。它也是闽东地区宝贵的生物资源库,森林里有120多种稀有树种和野生中草药,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同时它还是我省最具研究与开发价值的森林之一。它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混交林及次生常绿灌丛林组成。林内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树木品种非常之多,有南方红豆杉、银杏、钟萼木、香榧、花榈木、杜仲、竹柏、江南油杉等珍贵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林中还有云豹、黑熊、苏门羚、黑麂、穿山甲、白鹇、鸳鸯、黄腹角雉、猴面鹰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流域内溪水清澈,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石蛙(石鳞、石冻)等。同时还有丰富的野生中草药资源,其它常见普通的物种更是数不胜数。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大自然天生的馈赠,也是村民世代守护的结果。在这里,“保护森林、人人有责”它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融入每一个芎坑人血液里的一种精神和信念。可以说,“绿色”就是芎坑的标签,“生态”就是芎坑的名片,芎坑的森林就是芎坑人最宝贵的资源财富!   芎坑村是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也是“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在得天独厚的政策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历届村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一是引进高山冷水养殖业,重点养殖硒锌虹鳟鱼。这里养殖出来的水产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味鲜美。二是保护古茶树,并大力推广种植福鼎大毫、金牡丹等优质高山茶品种。福建是产茶大省,芎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是适合种植高山茶。三是利用芎坑丰富的昆虫和生态资源,在张博士的带领下建立起昆虫生态馆和动植物标本馆,使之成为寿宁首个公益性昆虫科普的研学基地,也是学生暑期锻炼学习的良好夏令营基地。四是利用芎坑的自然资源和村庄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业,现已完成村容村貌的初步升级改造和部分农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已打造出一些简易的景点和景观……   芎坑的山是秀丽多姿的,群山连绵起伏、一望无垠;芎坑的水是晶莹剔透的,溪水蜿蜒曲折、碧波荡漾;芎坑的森林物种资源丰富,花草树木种类繁多。一年四季,草木郁郁葱葱,花朵千姿百态,景色各有不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忘初心就是村心民心!芎坑是一个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也是一个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有着独一无二旅游资源的文旅新村。芎坑更是一个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天然基地!同时还是一个户外探险、露营健身的绝好去处!
                                                                     (吴谦灿写于辛丑年孟冬/公元2021年11月)

蘑菇街 发表于 2021-11-17 16:00:35

smilies14

土豪 发表于 2021-11-17 19:22:19

em79

一凡9 发表于 2021-11-18 09:44:51

smilies1

晨逸 发表于 2021-11-18 09:44:57

smilies5

怅然回顾 发表于 2021-11-18 09:45:01

smilies6

谜失 发表于 2021-11-18 09:45:09

路过

时光的痕迹 发表于 2021-11-18 09:45:13

smilies20

自由的行走 发表于 2021-11-18 09:45:27

楼主好可爱

菊凝晚露 发表于 2021-11-18 09:45:33

em1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尚书故里 文旅新村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