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6|回复: 8

[随感杂谈] 说 说 上 帝

[复制链接]

1383

回帖

175

主题

1万

金币

军长

积分
38776

文明勋章100勋章

发表于 2013-9-24 1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逍遥子5586900 于 2013-9-24 11:42 编辑

说 说 上 帝

文  逍遥子


psb[75].jpg




我造上帝还是上帝造我?
 
  “人是人的上帝”,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一句名言,出自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简单地讲,它的意思是说,“上帝”其实是我们这些人类把自己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夸大和人格化,然后当作一个独立于我们,又强于我们的实体来崇拜。所以,与其说是上帝创造了我们,还不如说是我们创造了一个上帝。
  “宗教就是欺骗!世界上第一个说谎者就是神学家!”费尔巴哈说。他认为人的宗教感情不是天生的,因为人没有天生的宗教器官。我们既不能用眼睛看见上帝,也不能用耳朵听到上帝,而知道上帝、信仰上帝是人在社会中慢慢被培养的结果。
  那么,人是怎么造出一个上帝来的呢?更深的问题是,人为什么要造出一个上帝来呢?
  费尔巴哈说,这一方面是因为无知和恐惧。由于世界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人们无法理解,所以他们就会感到害怕,就会猜测——那背后是不是有某种神奇的巨大力量在操纵它。除了恐惧,人们对自然也有感恩的一面,因为自然为人提供生存的空间和资源。恐惧感和崇敬感交织在一起,就使人产生了另一种感情——依赖感。这种依赖感才是一切宗教的真正基础。人总会找到某个比它强大的东西作依靠,从依赖自然到依赖君主,从依赖社会到依赖上帝,都是这个道理。
  但是,人为什么会产生依赖感呢?这是因为人有自己的需要。试想,人如果没有对外在世界的需求,他还会依赖别的东西吗?他还会崇拜别的东西吗?
  有了需要,就有了占有的欲望。欲望总是无限的,但是欲望的实现又总是有限的。这样就产生了欲望和能力、想像和实际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现实中又没办法解决,人们就只好借助于幻想和超自然的力量。人们幻想“天堂”中有无尽的资源,人们幻想“上帝”能够公平地处理世间的矛盾。
  然而,所谓天堂,不正是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理想模型吗?所谓上帝,不也正是人将自己的本质异化出来,加以夸大的结果吗?别看上帝比我们聪明、善良、强大,其实,费尔巴哈说:“人怎样思维、怎样主张,他的上帝也就怎样思维和主张;人有多大的价值,他的上帝也有多大的价值,决不会再多一点。”


psb[74].jpg


上帝死了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德国人尼采。
  尼采出身于宗教家庭,据说他的祖先7代都是牧师。1844年,尼采出生于一个名叫洛肯的乡村。不久,尼采有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学话很慢,老爱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身为牧师的父亲很喜欢这个沉静的小男孩,总是带着他一起散步。但是尼采永远也不会忘记,在他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这件事给他非常大的打击。而两年后,他的弟弟也夭折了。于是,尼采就在母亲、妹妹、祖母和两个姑姑的身边长大。幼年的尼采,缺少男性之爱,在人前显得腼腆甚至羞怯;除了埋头书本,他只有和妹妹在一起的时候才感到放松。
  很难想像,在这样一个宗教家庭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居然留给世人的印象是激情甚至迷狂,日后居然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反基督教的人。
  1865年的冬季,有一天,尼采偶尔在一家书店买到叔本华的巨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立刻,他就被这位已逝6年的忧郁智者迷住了。尼采狂热地喊着:我发现了一面镜子,在这里面,我能看到世界、人生和自己的个性被描述得惊人的宏壮。尼采一下子就接受了“意志”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染上悲观色彩,相反,他把意志改造成为积极的力量,不断生长,蓬勃向上。这就是他所说的“权力意志”。人应该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生活。
  但是,基督教却要我们怎么生活呢?尼采问道。
  “理想的基督徒的生活饱含爱和谦逊……它坚决反对自卫的权利,反对以征服他人作为自己的胜利。”在尼采眼中,基督教就是要人们甘于贫穷,服从命运,觉得自己是有罪的没用的家伙;它扼杀人的生命力量和原始冲动,扼杀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激情和自由;基督教不是让人们积极向上,而是要人们去怜悯、同情弱者,使人趋于柔弱、萎靡的境地。尼采说,基督教提倡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奴隶的道德,它们用平等、宽恕的道德原则来为自己卑下的地位做辩护。所以,基督教完全有悖于人性的发展。
  尼采呼唤着高贵的“超人”能够出现。这种“超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力、创造性和权力意志。他威武刚强,充满希望。他不再是彼岸的理想,而是在现实世界就能够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人。
  于是,尼采说,我们要重估一切价值,“上帝已死,我们现在希望超人诞生!”

psb[76].jpg

上帝在哪里存在?


  康德认为,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足以认识上帝的。因为上帝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以外,属于“物自体”的世界。我们如果想去发表一点关于“上帝”的看法,说“上帝是存在的”,那就会产生错误。因为你没有办法在经验世界中证明它存在,你顶多只能说“我感受到它的存在”。那么这样一来,就好比说“我口袋里有一百块钱,是因为我在头脑中感到有一百块钱”,这不是很荒唐吗?
  而且,对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在康德看来,那可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儿。因为“相信上帝存在”和“相信上帝不存在”,似乎都可以成立,谁也没法说服谁。这就是“二律背反”。
  其实,这里的关键问题出在“存在”二字上。因为“存在”这个概念,只能用在那些经验世界中的东西上面;而“上帝”根本就不是经验世界中的对象,所以当然也就谈不上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于是,表面平静甚至刻板的康德先生,居然在思想的世界中,向上帝举起了屠刀——他把上帝从自然的领域中驱逐出境!
  然而,康德虽然在理智的世界里驱除了上帝,但又在道德的世界中把上帝恭迎回朝,为上帝赢得最尊贵的位置。这项工作,就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完成的。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第二批判”,是针对人的道德能力的批判。康德总是说,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快乐、利益、幸福等目的,才去做好事,那还不能算是“道德的”。只有不计利害,仅仅因为这件事是对的,就去做了,那才是“道德的”。比如说,一个人应当诚实,这是一条道德的法则。但我遵循这条法则的动机,不是因为“诚实”能给我带来好处,我才遵循它;而是因为“诚实”本身就是对的,是可以让所有人都遵守的,所以我遵循它。
  遵守这些道德法则,不能是讲条件的,而必须当作义务来履行——这就是康德所讲的“绝对命令”。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会让我增加对他们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但是,这会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哪些行动准则,可以成为一条道德的法则呢?这就要看,一个行动,它能不能被普遍化,能不能光明正大地让所有人都这样做。如果我打算对别人撒谎,那我就该问问自己:“我现在撒谎了。要是所有人都撒谎,那行不行呢?”很显然,这样不行。所以“撒谎”是不可以普遍化的行为,也就不是道德的法则。
  第二个问题是,这些道德法则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当然不会从外在的世界中来。否则,我们就是为了某种别的东西才去做好事。所以,道德法则只能来自于我们的主观世界,它是我们自己给自己下的命令。
  不考虑后果而去做好事,当然是很高尚的。但是,硬要把“幸福”从人生中割掉,也还是很难让人接受。于是康德只好说,不计利害地做好事,这是“德”,但要有相应的幸福与之匹配。所以“德福相配”,才是最高的善。
但要保证德福能够相配,只有上帝才能够公平地为我们做到这一点。所以,上帝的存在仍是有必要的事儿,也是很必然的事儿。上帝不能呆在自然的世界里,但他肯定呆在道德的世界中。


psb[77].jpg


上帝即自然


        泛神论也是一种有神论的世界观,以斯宾诺莎等人为代表。这些思想家们主张自然是神的体现,万物皆有神性。神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神。换句话说,创造者就是受造物,受造物也是创造主。
      所以,神就不是在宇宙之外的超自然力量。宇宙中的每一事物都是神的样式或者成分。简言之,一切是神,神是一切。
      从泛神论产生的历史渊源上说,泛神论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在自己的一本书中首先使用的术语。那本书就叫做《泛神论》。托兰德是在天主教的氛围中长大的,他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还在摇篮中就受到了浓郁的迷信的教育。”因此,托兰德年仅15岁就脱离了罗马天主教。后来他在苏格兰和荷兰上大学。此后,他定居牛津,写了《基督教并不神秘》一书。因为此书具有无神论倾向,他遭到了批判和围攻,被弄得“臭名昭著”。
   1702年他到柏林旅行,在那里他与普鲁士王后讨论神学。后来他将致王后的信件收集起来,出了一本书,叫《致塞林娜的信》。这本书显示出泛神论倾向。1705年,他使用了“泛神论者”这个词。托兰德热情洋溢地宣扬他的泛神论。不过直到1720年,《泛神论》才正式出版。
      泛神论后来在欧洲影响巨大。在启蒙运动时期,泛神论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思想体系。今天看来,斯宾诺莎是泛神论的集大成者。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深受其影响。甚至黑格尔也可以划入泛神论的大范畴之内。
      一般说来,泛神论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神溶于自然之中。另一种是具有宗教神秘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自然消解于神之中。


psb[78].jpg


上帝在自然之外

       自然神论又称为自然宗教,这是启蒙时期一种有神论的世界观。以赫伯特勋爵、约翰·洛克、马休·廷德尔等为代表人物。
      这种观念认为,世界由造物主创造,被赋予规整、齐一的内在秩序。上帝完成创造后不再干预世界,他没有进一步地去注意它,而且也不需要去管它,因为宇宙自己会料理自己,就像是你出去旅行一个礼拜,先把你房里的闹钟上好发条,它自己就会嘀嘀嗒嗒地走上8天。人类可借助自身的理性力量而不需借助超自然的启示,就可认识到一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也就是认识到“宇宙有这么一位创造者”。
      自然神论倡导5条基本要义:第一、相信一位至高者。第二、人有崇拜上帝的义务。第三、德行是崇拜上帝的主要方面。第四、需要为罪悔改。第五、死后有报偿和惩罚。自然神论者相信一切宗教的基础就是这五条信念。因而主张宗教宽容,反对教条主义,强调内在的理性法则。自然神论的学说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怀疑主义的兴起而衰落。
      笛卡尔是自然神论的代表人物,他将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钟表,是“钟表匠上帝”造就了这个钟表,并使其准确地朝着既定目标运转。


psb[79].jpg

上帝是怎么存在的?

        经院哲学家们同教父哲学家们一样,都是主张信仰高于理性的。但经院哲学家们不像德尔图良那样否定理性,而是充分地利用思辩和逻辑为基督教教义作辩护。
      人们是不可能信仰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的,因此,论证上帝存在是支持整个基督教信仰大厦的基石。被誉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伦就是第一个系统论证上帝存在的佼佼者。
      安瑟伦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贵族家庭,在父母的影响下,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27岁那年,因为父亲不同意安瑟伦当僧侣,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了诺曼底的贝克修道院。由于受到副院长兰弗朗克的赏识,安瑟伦有机会访问英国并获得了巨大的声誉。1078年安瑟伦当上了贝克修道院的院长。10939月,在已升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兰弗朗克去世后的第4年,安瑟伦不负恩人的期望,就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的主要著作有《独白篇》、《宣讲篇》和《神人论》等。在《宣讲篇》中,安瑟伦提出了他著名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所谓的本体论证明。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中设想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的观念。因此,这个“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就明明白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这是无须证明的。
      既然存在一个“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那么,逻辑上也就还存在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也就是说“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同样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而且“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它还存在于现实中。因为,如果“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只存在于心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它就和“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是同一个东西了。而且,如果这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不存在于现实中,那它就算不上是最伟大、最完善的存在者,因为最伟大、最完善的存在者是不可能不实存的。
      而这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不是上帝又是什么呢?因此上帝既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安瑟伦的这种怪怪的论证,当时就遭到一位名教高尼罗的僧侣的反驳。高尼罗认为,我们必须把观念中的东西和实在的东西区分开,观念中存在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是一回事,而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在现实中存在是另一回事。
      例如,即使我们可以在观念中想像一个美丽到无与伦比地步的海岛,但并不能因为这个想像的海岛无与伦比就证明它是在现实中实在的。
     高尼罗的反驳是有力的,安瑟伦的论证确实混淆了观念中的实在与现实的实在的关系,并犯了反复论证的逻辑错误。不过,对于认为信仰先于理解的安瑟伦来说,人们不能理解,正是由于他们不能信仰!
     安瑟伦之后,又有阿奎那、笛卡尔等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然而,上帝根本就不是一个证明的合适对象,他们想用与信仰格格不入的理性来证明信仰,恰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psb[80].jpg





psb[78].jpg

5423

回帖

121

主题

2万

金币

总司令

积分
83910
发表于 2013-9-24 2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3

回帖

175

主题

1万

金币

军长

积分
38776

文明勋章100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soso_e183:}{: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5:28:50 来自: Invalid
转播微博[tthread=He641292726, 何恒春]http://app.qlogo.cn/mbloghead/8dcd547bff3cc26ba586[/tthread]

1383

回帖

175

主题

1万

金币

军长

积分
38776

文明勋章100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6: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soso_e181:}{: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3

回帖

175

主题

1万

金币

军长

积分
38776

文明勋章100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13: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soso_e183:}{: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回帖

4

主题

3086

金币

师长

积分
6969
发表于 2013-10-6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3

回帖

175

主题

1万

金币

军长

积分
38776

文明勋章100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soso_e183:}{:soso_e181:}{: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3

回帖

175

主题

1万

金币

军长

积分
38776

文明勋章100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9: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soso_e183:}{:soso_e181:}{: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6-10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