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沧海一声笑

[寿宁诗社] 满江红•伤离别

[复制链接]

排长

发表于 2007-7-8 22: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
宋词运用转调,对后世的南北曲也有影响。《钦定词谱》卷十三陈亮《转调踏莎行》调下注云:“宋人精于音律,凡遇旧腔,往往随心增损,自成新声。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词调偷声添字,名为过曲者,其源实出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排长

发表于 2007-7-8 22: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
偷声、减字

偷声与减字意义相同,并非两事,都是指对本调在音乐上节短乐句或简化节奏,在歌辞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因此在宋词中经常两者并称。

减字首先是指减省声谱之字,并不专指文辞之字。贺铸有《减字浣溪沙》十五首,调名减字,文辞却一字不减,与七言六句的《浣溪沙》本调字句全同,这里所减的即在声而非字了。但一般说来,减省节奏,自然需要相应地减省文字。张先《偷声木兰花》、《减字木兰花》就既偷声又减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排长

发表于 2007-7-8 2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
与偷声减字相反,添声、添字、摊声、摊破,都是对本调在音乐上添入乐句或加繁节奏,在歌辞上增多字句,从而推出新调。

添声、添字、摊声、摊破,四者意义相同。如南唐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即《南唐浣溪沙》),宋毛滂称《摊声浣溪沙》,辛弃疾称《添字浣溪沙》。

于片末或句末插入或增添一个短乐句,这是唐代歌曲中和声的遗法。如赵长卿的《摊破丑奴儿》上下片末都增加“也罗,真个是,可人香”三句。添字或摊破的另一种方法即是在增入音节、字数后改组乐句。如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贺铸的《摊破木兰花》、程垓的《摊破南乡子》、蔡柟的《摊破诉衷情》等。但也有添声而不添字、不改组句法的。如苏轼的“湖山信是东南美”一词,宋傅干注《东坡词》引杨绘《本事集》,谓此词“寄《摊破虞美人》”,字句与《虞美人》全同,不过这种情况甚为罕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

回帖

15

主题

4303

金币

师长

积分
14473
发表于 2007-8-16 2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以前只知道《浣溪沙》中加字就是《摊破浣溪沙》
原来还有这多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回帖

172

主题

2904

金币

师长

积分
10780
QQ
发表于 2007-8-19 16: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
谢谢!谢谢!今天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啊.
一支秃笔尽写人间悲欢离合;一双浊眼遍观天下酸甜苦辣;一垒字冢深埋红尘恩怨情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蟾溪巷71-1号四楼(中医院河对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7-5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