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明正

[名作欣赏] 读读,会意

[复制链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55 编辑

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的文章
文 / 荻祝

    有一句俗话说是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被酸文人们一篡改,成了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然而我的老婆除了长的有点那个外,其他方面未必不比别人的老婆好。文章和孩子嘛,那肯定是不会比别人的好。先说孩子,要想成名、成星、中状元犹如文竹开花,除了要天性绝顶聪明以外还要具备其他多种条件,想我辈生活流离、职业不定、工资老被拖欠的农民工父母还是不要去痴心妄想了。我女今年四、五岁,暂时看来还不大象神童,因此,我不抱过高期望,只盼她平安长大,找一份工打,若能不失业、不被拖欠工资,就是造化了。
     
    关于我的文章,那简直就不叫文章。之所以写了以前这么多,归结下来原因有三:一曰牢骚、二曰嫉妒、三曰煽情。竟一无可取。
     
    至于别人的文章,我唯有打心眼里钦佩。尤其是开一代骂风的鲁迅先生,学贯古今、名震中外。看他的文章可知其为人就如一块棱角暴长的怪石,看着难过、碰上难受。他把人类的腐肉烂疮一一翻出,无情的晾晒出去。先生本人的此类文章已够多,而自先生以来,此类文章更是层出。汇集起来,要拉一火车。
     
    先生及其后来者的本意无疑是良好的,然而人类的腐肉烂疮却不见减少,竟还有日渐看多的趋势,这就叫人不能不怀疑文章在现实中的功利和效益。若是“作为”和“愿望”老是成负比例增长的话,估计在不久,这一类愤怒文人就会哑口无言了。我有一篇日记《三十六计诱为上策》,试想把骂文一禁,等到诱文如骂文一样铺天盖地、排山倒海而来时,或许腐肉减少、烂疮愈合。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东西的出现和消亡都有他自己的理由,想要有作为、有功利、有效益都是混账的。比如贪官,一定的有能使贪官客观存在的肥沃土壤和足以使其长成大树的饱满种子。有了充足的生存条件以后,那你一介小知识分子即使名声大如鲁迅人家照样不把你放在眼里,你能怎么样?其实骂文早就超出了“作为”、超出了“愿望”,你比如写骂人的文章,骂人的人够痛快、够解气,而被骂的人却未必难受。曹操不就曾今被陈琳骂的头痛病都好了,可见骂人的文章早已上升到一个娱人娱己的高度。然而,指名道姓的骂还是少写一些为妙。要把别人的头痛病骂好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陈琳的才华,二要有曹丞相的肚量。两个条件若都具备,你有可能被赏识并重用。若是才华不如陈琳你则会白白被人耻笑,倘若被你骂的对象没有肚量,就不仅仅是被耻笑了。比如你骂的是余秋雨,那你不见得会骂好他的头痛病,或许会骂的他头痛了,他就请你上法庭坐坐。到那时,你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只可偶尔不指名道姓的骂一骂切不可过量。这东西有如烈酒,刺虽刺激,过量了会伤身上神的。
     
    骂文如此而诱文又不多,比如包公、海瑞、雷锋究竟算不上正统文章,实民间故事而已。酸的文人门是不待爱看的。除此之外就剩下知识分子们的自言自语、自哼自唱了。管它西藏事件、伊拉克战争,一概能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尤其要有足足的修养才憋得住。所以鲁迅其人也能写出《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类文章就不费解,凡文化有现象不同而作为文人的情怀实是相通的。但到底还是自我得不够彻底。你要是读过叶倾城、舒婷等人的文章,你就会觉得什么叫注重自我、什么叫孤芳自赏。叶倾城的散文有如阳光下、沙滩上、仰躺的美女、醉人的歌。你会傻傻的、痴痴的被带到那淡淡的颜色、甜甜的香味里不能自拔。舒婷的文章是把你带上跑,眼前不停变幻的场景使你的目光不得不异样了又异样。曲径一再通幽,唯叹造化神奇。
     
    网络时代的今天,造就了大批关心时事的先锋写手。他们一腔正义而且文采斐然,可总觉得满地的野狗,掮上棒子到处追着打,不是办法。狗没有打死反把自己累死是不划算的。就像看到乞丐就施舍,就算掏空你的家底也是枉然。我从来不相信慈善救济能救中国。消灭野狗的办法简单,造一种药让它自己吃自己死。救中国的办法我也不知道。虽然依靠慈善捐赠来决定病榻之上的人的生死的事儿好像有点那个,然而除了慈善又有什么好办法呢?所以这些写手们的文章有时间的话不妨看一看,犹如口渴了的人吃冰棍,虽然越吃越渴,可要不吃就更渴。有如慈善救济,虽越救越急,然而若不救则更急。切忌切忌的是若是遇到如我类多如牛毛的垃圾文人的垃圾作品你就一定要小心警惕。
     
    如此看来,老婆还是自己的较好,文章那根本就是自己的不好。至于别人的文章,值得一读的文章太多,总还没有不值得一读的文章多。在我茨沟老家有好多的人一生都没有读过一篇文章,日子虽过的平凡却乐天。所以我从此发誓倘有时间我会更多地去关心我的家人,多挣一点劳务费。至于文章与书,等而次之,不可放在首位。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41 编辑

喝酒
/ psj41823   

    喝酒在饮食文化上是个大题目了。世界各国,地理上的差距,气候、文化的不同,生活习俗自然也就大不相同;但喝酒的习惯和爱好,却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致的。  
    酒的发明者,其实也是很了不起的,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不是有酒,吃顿饭,筷子动二下就结束了,多没有情趣,尤其是在节日和喜庆的时候;当然,也不能天天花天酒地的不务正业、无所事事。酒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使用得不恰当还会成为生活的奢侈品;酒是生活的装饰品,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把人生装点得格外美丽,完全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酒应当是古代某个时期,人们生活相对较为宽松时的产物,甚至会是一种集体的创造发明,并且历经了许多代人不断的改良。远古时期,五大洲之间,交通不便,相互闭塞,毫无联系,但不论是在古希腊、抑或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踪迹,这应该是可把酒作为集体智慧产物的一个明证。生活富裕、宽松了,就有了闲人、闲工夫,文化应运而产生、发展;酒也是如此。  
    酒是多余的东西,一种生活的点缀。酒因此成了一种文化类的商品,追求一定的品位。人们大抵是在节假日、喜庆的日子要喝点酒,营造点欢快、热闹的气氛和场面。不过,就个人而言,一旦染上了好酒的不算不良的嗜好,每逢闲暇的时候,难免总想小咪一口,既开胃、增进食欲,又促进血液循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如果自我控制不好,过量的饮酒,就另当别论了,绝对是有害无益的了。近来,我有几个小我十来岁,酒量很大、正当壮年的朋友主动宣告自己戒酒了。其实,这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明智之举:正当壮年,应酬多,大家都知道他酒量大,一旦举杯,必然过量,经常这样,自戕身体,得不偿失;不如早早地偃旗息鼓,打出免战牌来,安全过场,虽然起初朋友们难免会有些微词、闲言碎语,几次一过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与他们相比,我就有着明显的有利条件:人老了,朋友可以敬酒,不是比酒;年纪小的必需干杯,老的随意意思一下即可。因此,我并无必须立即戒酒的后顾之忧,而是要考虑根据身体状况逐年减量的举措。
  世界各国,人们饮酒的习惯是大致相同的;但饮酒的方式,差别很大。我们中国人喝酒大抵都是在饭桌上,边吃菜边喝酒,饭吃好,喝酒也就自然结束了。日本人在餐桌上吃和食、喝清酒,吃饱肚子后,就转移到酒吧继续喝洋酒,或是到卡拉OK厅边唱歌、边喝洋酒,往往要闹腾到半夜方才尽兴。美国的西餐,每人点一道菜,牛排、鱼排等任选一样,面包、黄油、奶酪随量自取,营养价值应是足够了,但太过简单,缺少大家一起闹酒的佐料和条件,大抵每人一杯啤酒,自吃自饮,没有一起喝酒的气氛和心情。即便是中国人自己一家人去西餐馆用餐,可以相互交换每道菜都尝尝,但总的说来还是比中国菜单调多了。对美国人的饮酒方式,我基本上还是不很了解的,还未能、也没有必要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圈内去。美国人似乎是不倾向在餐桌上饮酒的,大多数的中小餐厅是禁止销售酒类饮料的,少数有酒供应的餐厅,酒价大约是超市销售价的10倍,因此,大多数人也都不愿意花这冤枉钱在餐厅喝酒。美国酒吧很多,听听音乐、跳跳舞,再喝点小酒,也是一种喝酒的方式,我们不习惯,也没有尝试过这种喝酒的方式。虽然我也去过几个国家,其实还是孤陋寡闻得很,在国外如果没有向导,通常是不敢自己随意走动的。89年,有一次一个旅居秘鲁的台湾客户,在利马带我们去了一家地方风味餐馆,喝大扎浸泡着什锦水果的果酒,吃烧烤食品,味道好极了,尤其是其中的烤羊腰子;回国后,我多次点烤羊腰子吃,想回味一下那种美味,但相去甚远,总是令人失望,可能环境和气氛都不相同,也是一个原因吧。在不经意之间品尝到的美食果酒,留在心里念念不忘,这在我也是很少有的事,很有意思。喝点酒,不过量,体会一下各地不同的风俗民情还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乐事。  另外,什么场合,喝什么酒,和就餐的品种、方式很有些关联和讲究,例如,吃日本和食,喝清酒就很合宜;如果享用中华料理,也喝日本清酒,就有些不合适了。86年我们初次访问日本时,客人们总喜欢为我们安排中华料理就餐,再点上几盅日本清酒助兴,我们的厂长们对这种淡如水的低度清酒很不感兴趣,我也同样。有一次,一位日本客户专程由大阪赶来东京与我们见面,请我们吃饭时,频频敬酒,6盅清酒,他一个人喝了3盅,我们一行6人也才喝了3盅。由于是初次会面,大家都彼此不熟悉,他还以为我们的厂长不善喝酒呢?等我们到大阪,他再次请我们喝酒时,厂长们提出想喝中国茅台酒,结果,第二瓶酒刚打开,他就醉倒了:因为茅台酒对我们的胃口,他太热情,一个人要敬大家的酒,哪能不醉!我的意思是说,吃清淡的日本料理,低度清淡的日本清酒很是合宜;品用相对油性较重些的中国菜,还是以喝50多度的中国曲酒为宜。  
    以后,访问日本时,客人招待,我只吃日本料理,喝日本清酒;时间长了,我也喜欢上了日本和食和清酒。但是,在中国,我还是中意50多度的高度酒,哪怕少喝一点也可以,不喜欢低度酒。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33 编辑

世事纷纷说不齐

文 / 荻祝

    我生有几大夙愿,一大夙愿是与学问看齐。可有学问的人的思维精奥,我总是不懂或误会(比如中庸)。这也是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的事儿。所以他只管谈宇宙人生的大哲理,我只论谁家的媳妇漂亮、孩子聪明;二愿与富贵看齐。既不要“朱门”,也不会让“酒肉臭”。只盼望衣食无忧。可是大富豪们却只顾得自己享受自己合法的财产,忙着买飞机、养保镖。从不想把他们取之于民的钱用之于民。像我类劳动者就只好越来越穷。总的说来,我若不能向人家看齐,估计人家永远也不会主动地来看齐于我。
    曾经,老婆对我的走路姿势颇不满意。说是弓腰驼背,一点精神也没有。我也深有同感。所以发奋练过齐步走和正步走。可当我把训练成果拿到大街上,准备运用到实践中去时,却没有换来喝彩,倒引得路人侧目。看来某种行为必要配以某种环境、某种气氛。一个人在街上走正步还是走不成。
    其实,有些人与有些人之间,是没法看齐的。我有个叔父爱喝酒,家里穷得像我,吃了早起没晌午,还整天在镇子上的一个又脏又破的小酒馆里喝酒。我每在路上遇到他,总是醺醺如也,趔趄回家。看到我时,就摸着我的头,呵呵大笑。我说你又喝醉了,他总说没醉、没醉。人活一辈子,要是不喝酒,那还有什么活头!可我总是没法理解,人一辈子,总是喝着酒,实在是没法活。我也曾经试图豪爽一把,然则,那玩意儿,又辣又烧的,难以下咽。酒杯常豪爽地高高举起,又窝囊的悄悄放下。看来豪爽不是装的。幸亏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都不在乎我豪爽与否;幸亏我的那个叔父还不打老婆、不打孩子。
    所好的是,喝酒与不喝酒,相互之间,逐步取得了谅解。你喝你的酒,我不喝我的不喝。大家各自站稳立场,又互不勉强。这是一个进步。大家若都以我爱喝酒之心度彼不喝酒之腹,则我越是尊敬你就越是希望你多喝,你越不喝我越是坚决要你喝。这就不好啦!就像前几年,我们说刘少奇是内奸、公贼,那无论你是谁,都的同意。你要说它不是,那就要斗争。直到你也说他是才罢休。这看起来是统一了思想,实则是把误会闹得更大。因为,后来事实证明,刘少奇不是内奸、也不是公贼。
    先贤们发明的“中庸”,我的理解是“墙头草”,东风来了往西倒、西风来了往东倒。绝对中立的事,是弄不成的。比如小日本打过来了,你要是不坚决抵抗就只有做亡国之奴,既不抵抗也不做亡国奴的出路是没有的。我非常盼望世界和平、人类和平。凭良心说话,激化矛盾的动机我没有。真的!为了和谐,斗争是唯一的好办法。小斗争小和谐、大和谐需要大斗争。越不斗争越不和谐。可是,根据“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推断,我无疑是属于小人,这没有办法。小人就小人呗!我也没有打算做君子。只是仲尼先生这话听起来,有点恶狠狠的,好像肚子里有一股邪火!似乎不必。我怀疑这话,不是仲尼说的。   
    人的能力有大小,所以财富不会平均分配;学问有深浅,则看法也不可能立即统一。所以,还是算了吧!这些年来,我也总结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这一生,注定会一事无成。向高水平看齐已经来不及啦,又是个反对中间派的小人,不能占上、也不能居中,留给我的还有啥?自然只有一个下下等。《张巡传》载:至睢阳,……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另有同僚许远,杀仆人响应之。何必呢?我不是投降主义者,但杀妻子、杀仆人的举动虽然值得敬仰,毕竟是件使人肉麻的事。我怀疑这件事与“有诏拜巡御史中丞”有关。但正如你所知,我是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张巡之腹,不足信。可这事儿,我左右寻思,总觉得也不是值得提倡的好事。张巡之努力当然是不想做下下等,但好像也不够“中庸”。这岂止是不中庸,简直是极端的极端。所以张巡不但不算君子,还是小人中的小人。斗争是一条出路,可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忍耐也不失为另一条出路。得过且过吧!如此残酷的斗争,虽然是离我们很远的过去了的事儿。可最近的斗争,虽不至于杀妻杀仆,难道会风平浪静?就是未来,也未必会含情脉脉
     人类的思想总是随时间推移而飞跃,就如今天的人回头再看二战、改革开放以后再看农业社、再看文革、红三司、六总司等。自然,我们今天所热捧得、狂追得,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头来看,也许就如今天只看文革等。虽然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地,正如吃和拉,是一种不间断、不停止的新陈代谢。但如果在我们满腔热血、满腔豪情,就要握紧拳头、扛起大刀、提起刀笔准备战斗的时候,再冷静得想一想,则十年二十年以后,回头再看今天时,脸上发烧的遗憾即使不能完全避免,也就会减少些。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狂热,则事后就只有后悔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37 编辑

人生

文 / 杨宏潮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踏进四十岁的门槛以后,激情躁动的心渐渐趋于平静,曾经的经历和阅历也终于积淀成了透明的篱笆,把心的憩息地紧紧地包裹了起来,虽说身还未曾躲进小楼成一统,但心却悄悄地隐藏在了透明的篱笆后面,冷静地目睹和感受着世事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寡欲中多了一份清淡,深沉中生出了一种反思,稳重中萌发了回归自然的情结,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闯劲的消融和韧劲的增生。世事如此,人生如此,不论是怒吼的黄河还是咆哮的长江,一旦归入大海,便失去了往昔的风采,在博大的宁静下面,只留下了涌动的暗流与起伏不显的景况,如若再没有了狂风暴雨的呼唤和挑衅,也许它就会始终在博大的平庸中自我沉醉。这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无为,但却绝不是逃避和昏睡,而是时刻睁着明亮的眼睛,以包容的心态紧紧盯着风云的变幻,一步一步地走入“知天命”和“耳顺”的境界。是以人们在不惑之年常常总是以“难得糊涂”聊以自慰,其实真正糊涂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毕竟“老而弥坚”、“老奸巨猾”不是老糊涂者们争来的褒贬。所谓的糊涂,大多不外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其实,进入不惑之年的人们,并非善于遮掩自己的雄心壮志,只是不愿意把太多的精力用于“管闲事”而已。因为太多的经历和阅历使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强者才有力量参与公共事业,没有强者的力量就只能用温顺来保护自己。这或许就是一种自私自利,也或许就是一种消极避世,可在个人权利缺乏保障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又实在是具有“活命价值”。是以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总是喜欢在磨剑的同时,始终“亲近和钟爱”着消极避世。这正如乌龟培育自己的甲壳一样,首先得学会自我保护。在强力面前,它虽然会把头颅缩进坚硬的甲壳里面,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因此而逃避一世终老一生,恰恰相反,一旦危机消失,它还是会挺起不太高昂的头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许这种“乌龟精神”让人生厌,可它毕竟还在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这较之随波逐流、拍马吹牛之辈,不知又要强出多少了。
    进入不惑之年的人们,大多都喜欢这样一句俗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虽说算不上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若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家的垃圾扫到别人家门口的话,或许也可称得上是一种美德。其实,“自扫”并没有错,“莫管”也无可厚非,因为任谁都知道,“自扫”才能洁净,“莫管”缘于力所不及,如若在“自扫”的基础上还有能力去管他人瓦上霜的话,愚以为,“莫管”就绝不是意味着袖手旁观,或许含有深意也未可知,毕竟大多数人都对“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箴言信之不欺。记得郑板桥有一句名言:“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其实,是不是好汉倒无关宏旨,关键的问题是,不靠才有可能自立,不靠才有可能奋起,等、靠、凭借终究只能算是小巧行为。自己力所能及却又常常寄望于别人的帮扶,这才是最大的卑鄙。是以说“自扫”而“莫管”,非不管也,实在于人、我力所能及否。至于那些掬一把同情泪,说几句安慰话的人,或许可以暂时抚平别人的伤痛,但却也埋藏有消弭他人斗志的危险,如此管而没管,真真不如不管。这话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也可算作是自我安慰、自我解嘲之言,毕竟力所不及、顺情说话终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不惑之年的人们,做人做事既有一定的原则也不乏滑头权变,只要不伤害自己的原则底线,一般是不会去惹事生非的,反倒是“与人为善”更多地成为了谋求成事的手段。这一点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好像还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成熟”的体现。这样的成熟往往最大限度的容忍了世间的伤害和罪恶,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黑色幽默:人们“不是去谴责罪恶,而是看着罪恶发笑”。这种做法或许算得上是一种所谓的宽容,可这种宽容所带来的恶果却实实在在又是人们在内心深处时常愤怒谴责并拒绝下咽的东西,只是基于某种所谓的“聪明”与“明哲保身”的由头而又不得不“心安理得”地囫囵吞入。愚以为,国人一面强调守原则,一面却又讲究通权变,这或许原本就是要淡化原则与法律的尊严。其实所谓的通权变实际上就是不守原则、不遵法律的体现。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才不喜欢法制而倾心于“仁政”,因为这更符合个人利益,更灵活,更人道。而这种所谓的灵活与人道,实际上才真正是扼杀创造的刽子手、泯灭和谐的麻醉剂!法律如果讲究人情,原则如果谋求权变,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永远都不会有真正和谐的一天。精明的不惑人并不是看不见这一点,只是生存和生活的魔方使得他们不敢为天下先罢了。
    不惑源于了悟,了悟而又无可奈何,这才是不惑之年的人们最大的悲哀……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40 编辑

假如菲尔普斯是中国运动员

文 / 客家少年


    美国在本次北京奥运会的最大亮点不是美国整体的体育实力,也不是总统布什为美国运动员当了“超级拉拉队长”,而是出了一个水星小子——天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以近乎神话般的竞技连破世界游泳记录,成为奥运史上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成为了本次奥运会仅仅次于开幕式的超级明星。
??笔者曾想:假如菲尔普斯是中国出了这样一个天才运动员,我们的媒体和国人又会忙得什么样子
??首先是某些部门就会抢着为菲氏授予各类荣誉称号,如“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优秀XX者就会接踵而来,让菲氏披挂上比奥运奖励还多的荣誉。毕竟这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天才,百年才出一个的奥运英雄任何部门都不会放过他们超级的识才机会和总结经验的机会。
??其次是宣传热潮堪比火山喷发。一个英雄和天才的出现,肯定有其特定的土壤和背景,不会无缘无固出现一个模范,因此,菲氏所在的代表队肯定要写好鸿篇巨制式的经验典型材料,组织好报告团启程各地,大力弘扬菲氏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菲氏从此成为神而不是运动员。各类媒体、研究学者将对菲氏的十八代以前的祖宗进行系统的研究,找寻与英雄相关联的遗传基因和理论依据,菲氏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尿床等也将成为教育人的典范,菲氏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民族五千年的拼搏精神的弘扬,关乎到爱国主义的高尚。
??当然菲氏当然了民不能再过凡间的生活,其生活的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成为神话,荣誉加身的菲氏从此也只能能在神的光环下生活,成为暴晒在阳光下的公众人物,一切都要按照设计的模式进行,不能越雷池一步,因为其关乎着世界奥运的兴衰。
??顺着此逻辑下去,我们还可以想出更多的精彩。
??其实,奥运竞技原本就是很单纯的事情,固然奥运能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某种程度也显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但奥运竞技本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有竞争就会有差距,全世界的高手碰在一起,也会有一决高低的结果。如果把一种竞技的得与失志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甚至与日俱增深层次的东西去联系起来,就把奥运的精神曲解了,让人有被忽悠的嫌疑,也就容易使奥运复杂化,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
??体育竞技,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健身运动,促进人类健康。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逐步演变成一种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那是另一个层次上的意义。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的发达程度、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全民健身的普及程度,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综合国力,奥运针金牌的数量并不等同于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些竞技项目还与人种的基因有很大的关联,如田径赛,任你国家再强大、再有拼捕精神都是无法超越的,牙买加出了世界第一飞人,就能证明美国这样的国家不如买加吗?这种逻辑从理论上是多情的,是不符合情理的
??因此,弘扬奥运精神,重要的是倡导一种精神,一种参与的精神,一种挑战人类自身极限的精神,而不是不相关联的民族精神或是民族文化,让奥运显得单纯一些,而不要太复杂,复杂化了,奥运文化的本来面目却被曲解了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43 编辑

玩一点高层次的“酷”

文 / 傅文斌
    我本以为“酷”这个已经流行了多年的字眼完全不应该再时髦,但最近一家网站在17岁到35岁的青年网民中所作的调查却表明,“酷”依旧风光无限,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受访网民认为他们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字眼是“酷”。

    “酷”字在汉语字典是这样解释的:残酷、暴孽、残忍到极点;极、程度深;经常见的词组有:酷刑、酷吏、酷虐、酷暑、酷爱、酷似……而现在其流行的“酷”据说是英文词Cool的音译,最初大概是由港台传入大陆。大家对“酷”的理解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多数人眼里,酷就是有一点儿特别,有一点儿另类,有一点儿前卫,有一点儿与众不同,比如什么“扮酷”、语言“酷”、风度“酷”、服饰“酷”等等。

    时代在变化,崇仰时尚,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引人瞩目,因奇而爱,因爱而酷,因酷而毙,渐渐演成世风,“酷”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了。据说女孩儿的服装露肚脐眼儿、女大学生剃光头、念书期间“拖拍”租房同居、男孩子长发垂肩、男人找情妇、女人找情夫、地方语言(广东话东北话陕西话唐山话)都是“酷”,很令追求时尚的人着迷。

    也许是我的年龄大了,思想僵化保守,跟不上时代潮流,因而琢磨了好长时间,也搞不明白上面那些所谓的“酷”,但最后总算还琢磨出一个结果,原来被一些人所痴迷的“酷”就是把美与丑、好与坏颠倒个儿。好就是坏,坏就是好,丑就是美,美就是丑,褒就是贬,贬就是褒。你骂他男盗女娼,他说男盗就是汪洋大盗,窃国大盗,等于说他是本事高强的好男儿,酷呆了。女娼就是很开放、很风情,酷得有姿有色,也是赞美的好词儿。如你说他朝三暮四,是陈世美,他说陈哥哥最解风情,见好就上,是懂得生活的风流才子,酷毙了。

    于是我终于有点明白了,所谓的“酷”也就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时尚,是有高低之别,文野之分的。玩儿“酷”也应有所选择,分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雅的什么是低俗的,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有害的。对低俗、有害的“时尚”,要自觉加以抵制。这样才能玩儿一点高层次的“酷”。比如大学生你把学习成绩玩儿“酷”了,市民你把文明市民当“酷”了,科技人员你把科研成果出“酷”了,女孩儿你把“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实践“酷”了,商人你把买卖做“酷”了,企业家你把企业搞“酷”了,这才是高层次的“酷”。

    不然的话,家里穷的叮当乱响,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好不容易供你念了大学(有的还是贷款),你却在学校“拖拍”租房玩儿“酷”,你这哪里是“酷”?分明是在谋财害命;市民出口污言秽语,领着自家的狗到处拉屎撒尿,如何能算作“酷”?科技人员不专心做学问,就靠别人的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挂名,已经是高级技术人员了还胸无点墨,写出的文章错别字一大堆也算“酷”么?女孩儿不“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一味傍大款、找“包养”,即使你再露肚脐眼儿,又能“酷”到哪里?还有商人和企业家,每天尽想着以次充好偷逃税款坑害消费者,即便座上200万的高级轿车,一顿饭消费50000元,你又“酷”给谁看?弄不好有一天还要“酷”到监狱里去。

    我说过,我这个人比较守旧,这辈子就不想玩儿“酷”了。但我并不反对别人玩儿“酷”,我只是希望,玩儿“酷”的人们能提高一下自身的素质,把“酷”玩儿的层次高一点儿。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45 编辑

关系就是生产力?

文 / 傅文斌




    “关系就是生产力”这个说法,我是在一次宴会上听说的。在酒桌上大家相互敬酒时,一位有着“公仆”身份的朋友举起酒杯,张口就来了一首顺口溜:“关系就是生产力,喝酒就是润滑剂,干杯才是硬道理”。

    宴席散了之后,我回家躺在沙发上又想起了这首顺口溜。琢磨再三,觉得这简练的三句话体现了国人的睿智及对社会现象的概括能力,句句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就单说这头一句“关系就是生产力”吧,在现实中要运用起来那“学问”可就大着哩!

    我想,“关系就是生产力”,在咱们中国首先意味着关系是一种重要资源。如今谁不知道“关系”的重要性?又有什么地方不需要“关系”?升学、考试、求职、就医、升迁、打官司,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生老病死,哪里不看“有没有人”?而且不仅个人的生活需要“关系”,企业单位的生产发展也离不开“关系”。“关系”是这个社会的润滑剂,是这个社会的律则。就是那些最厌恶利用“关系”的人,也可能不得不在一些自己必须面对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做出妥协。

    曾在电视里看到记者调查一起矿难事故的新闻报导。新闻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位遇难者家属对记者说的,他针对检查人员根本不管这些问题煤矿无奈地说:“这就是有‘人’、有‘关系’,要不你能干煤矿吗?”这句话问得好!咱们可以适当地发挥一下:没有“人”,你能干娱乐场所吗?你能干“洗头房”吗?你能干劣质奶粉吗?你能干环保不达标的小造纸厂吗?……反过来问一句:没有“人”,你能干什么?也许我们经过思考后的一个答案便是:什么也干不成!当然,这个“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手中掌握权力的人。这个“关系”也不是普通的社会关系,而是与权力攀上“关系”。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论你要办什么事,深谙“关系学”的人总会如此提醒:想想办法找个关系。许多事情于情于理都是很容易办成的,但若缺少“关系”常常会功亏一篑,所谓“有关系者独步天下,无关系则寸步难行”。也正因为这种现象于今为烈,正当的与不正当的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起“关系学”来,拼命地罗织“关系网”,那些能办事的人,通常“关系”通天,法力无边。有了“关系”几乎就等于有了一切,“关系”可以转换成金钱、转换成权力、转换成所需要的一切。“关系就是资源,关系就是财富,关系就是生产力,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据说这些话都是相当级别的官员概括总结出来的。

    结果,在我们社会的道德体系里,“关系”成了一种价值,一种可以夸耀、值得追求和令人羡慕的东西。然而在我看来,“关系”不仅不是什么生产力,而恰恰是一种破坏生产力的邪恶力量。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市场经济不允许讲“关系”,市场经济呼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每一个人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摈弃“关系”,以原则为准绳,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尤其是对那些手中掌握着这样那样的权力的人来说,恪守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你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为人民办事,绝不允许为“关系”办事。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46 编辑

怀念朴素
文 / 傅文斌

    生活中叫人怀念的,总是那些已经失掉或将要逝去的东西,比如童年、自然和本色,比如古典、纯洁和天真……其实,从本质上说,这些东西最终都是可以归于“朴素”的。
    我常常怀念那些这个时代所稀罕的品质,朴素就是其中之一。在我的印象里,朴素是简单、本色、真实的,它与粉饰、矫情、虚假及谎言无缘。朴素是少女最好的打扮,是一种未经人工雕琢修饰的自然美,是一种不急不躁令心神安宁的沉静,浓装艳抹在它面前会黯然失色。正如善良并非软弱一样,朴素不是土,不是粗陋,朴素与奢华就好比清纯与妩媚,清纯是水,妩媚是火,最后静静地独自美丽着的仍然是水。《庄子•天道》篇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意思是说,最高境界之“大美”的特征就是“朴素”。
    在从前的那些岁月里,朴素曾经像空气和水一样伴随着我们,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与朴素相遇:朴素的心理,朴素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朴素的行为等等。在我们这个几千年都崇尚节俭的国度里,朴素有着深远的影响。服饰上讲究“衣着简朴古风存”,语言上讲究“洗尽铅华见真淳”,对于堂皇富丽,人们总是有着口是心非的恐惧。然而在现实的商业时代,人们要拒绝奢华,以行动捕捉朴素却是多么难啊!
    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现代人反朴素、灭朴素的勾当越来越多了,比如放肆式的开发,刻意式的雕凿,无忌式的污染,使地球上朴素的原生态的山、水、花、木、风、雨正在消失。无节制的欲望已使人性中的朴素品质出现消亡的征兆,致使行时走运的常常是那些虚化、奢化、伪化的人和事,同时也使精神和物质的“绝对值”下跌。
    低头想想,春去冬来,无数个轮回,在仿佛失去自我的物欲横流的困惑之中,我们总能找到已被文明遗忘,但却依稀残留于内心和骨髓里的那一点点朴素,它是那样的寂寞,那样的无奈,或被岁月默默地尘封,或被匆忙的视线延伸到另一个空间。也许正因为珍贵的东西虽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封存于内心,所以我们在偶尔看到些许朴素时,才会被感动,才会有感慨,才不由地对某个时代、某种民风产生追忆,对曾经沧海桑田的美丽有所缅怀。
    简单而朴素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被电话、手机、呼机、手提电脑、网络、电视、DVD、VCD搞得五光十色,光怪陆离,丰富多彩。喧嚣的世界,车轮、马达驱动的城市,钢筋、水泥包裹的心灵,尔虞我诈的生存竞争,这一切随时间的前进而让朴素变得面目全非,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似乎都难以逃脱浮华和浮躁的浸透。
    也许是失落之后人们才懂得珍惜。据说如今一些大都市的人们已经开始怀念那些朴素的日子,并悄然地流行起一种时尚,那就是一到周末总会有一些人关掉手机、呼机,或是到校园,或是到远郊,或是三五知已,或是情侣二人,过上两天远离喧嚣绚丽没有科技产品的朴素生活。而这种生活之所以成为时尚,恐怕与现代人紧张忙碌的生活不无关系。
    然而我却不想去追赶这样的时尚,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朴素的心灵,无论躲到哪里,都难以摆脱浮躁的情绪。我在省城已经生活二十多年了,虽然身居闹市,但一直在努力寻找内心凝固的朴素。我常常在内心怀念朴素。怀念过去那朴素的日子,朴素的衣服,朴素的歌曲,朴素的朋友……不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都一直喜欢朴素的生活,朴素却并不粗陋,朴素却并不苍白的生活,带着几分诗意,几分满足,几分感激,迎接每一天的阳光雨露。我不羡慕别人,也不夸耀自己,欣赏自己所欣赏的一切,离开自己所不喜欢的一切,这种朴素,岂不是一种幸福的境界?
    每当我怀念朴素的时候,便想起一位学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朴素是生命的动力,放弃朴素,也就丧失了生命的动力。朴素既是坚持又是失去,失去的是无限膨胀着的享受欲,坚持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纯洁性。仔细想来,神仙的快乐无非也就是超然于物质和功利的需求之外,不受任何限制的快乐。简单朴素的生活,不也可以使自己不沉迷于浮华,不被虚荣所左右吗?对没有能力改变的环境,痛苦徒然无益,不如索性抛开那些无益的烦恼,不再为虚伪的话题言不由衷,也不再费尽心机揣度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在朴素的内心空间,种植希望、安慰和鼓励,踏实地面对自己。人活在世上,只要能持之以恒地守住心灵的朴素,那么,无论遇到什么事就都能想得开、放得下、看得淡,快乐就会伴随你的人生之路。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49 编辑

一点反思

文 / 杨宏潮

    历史积淀了太多的荣耀和苦痛,人们为荣耀而陶醉,因苦痛而麻木,为陶醉而醉生梦死、述而不作,因麻木而承受容忍、自甘堕落,以至于当前人的荣耀之花枯萎衰败的时候,人们仍能以阿Q式的欢笑代替现实生活中的愁容。或许我们这个民族不应该捧着历史的花环与哀愁走向世界,不应该弹着不尽的古曲与幽怨走向未来,但我们的民族却无论如何都很难抛开传统的羁绊,因为太久远的历史和一脉承传的文化奇观,早就把我们这个民族归入了“老人”的航班,即便是坐着飞机,驾乘火箭,也无法消弭平安稳定的遗患。我们这个民族太喜欢平安稳定了,虽说这并不是什么不良的嗜好,可过分的讲究却导致了更多的屈从。为了平安稳定,我们可以苟且偷生,为了平安稳定,我们可以丧失尊严,只要不损及生命,我们就永远都不会主动地放弃所谓的“博大包容”!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步履蹒跚的观望中,最终选择了老牛般的负重前行。其实,我们也渴望再次的辉煌,我们也期盼飞速的发展,可我们的行为却往往让奋斗者们泪流满面,止步不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时时在我们的土地上开花结果,这恶毒的果实泯灭了向上的良知,在亦步亦趋之中奏响了并非和谐的音符。尽管我们承认“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可我们偏偏就是不能容许太多种类的鸟叫声,总希望以一种声音来遮盖异声,甚至是不择手段地摧残同类的生命。其理由却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的鸣叫声既然不合于我们的音律,那么你就应该闭嘴。如果再不识趣的话,自然就会惹祸上身,要么心陷囹圄,要么身首异处,要想再次鸣叫,除非改弦更张。如此,轰轰烈烈的和鸣最终就变成了森林里唯一的歌声。长此以往,想要不昏昏欲睡都难

    其实,我们都知道,传统要批判地继承,更要继承地发展。可我们在作为的时候却往往总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批判和继承上,并因此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发展。我们喋喋不休地评古论今,时刻想要从古人的思想里找寻出今人的心灵鸡汤,然后再把它变成一道道紧箍咒,套在世人的脖颈上,并美其名曰“完美的承接”。岂不知这一完美的承接却恰恰促成了思想上的浅薄。古人尚知世移事异,可我们却偏偏就是喜欢用死人的言语来控制活人的喉舌,言必谈《四书》、《五经》,语必说《大学》、《中庸》,好像古人的思想早已经包罗了万象,只要潜心研究,必定会受益匪浅,结果却留下了“荣格评价”式的遗憾——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论述中国哲学经典《易经》时,曾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像中国人这样有如此天赋和智慧的人民,居然没有发挥出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东西,乃是一种令人感到奇异的事实。”何以如此?外人莫名其妙,我们却心知肚明,一切的祸端皆缘于忘记了发展。古人的思想再博大、再精深,如若不能注入后世发展的要素,那就只能是一具失却了灵魂的躯壳,无论怎样去研究和发掘,都不能另辟蹊径,主见独创。毕竟一个没有了灵魂的人只会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就好比如果不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而清算过去的话,人们就不会建立对历史的研究一样,如果忘记了发展这一前提和根本需要,历史研究也就只能成为为史而史的不做功的机械劳动,除了挖几座坟墓,探几处遗迹,明几件事实以外,恐怕也就只剩下了发思古之幽情。如此,究历史何用?所以说,失却了现实发展的需要,就必然会陷入舍本求末的深渊,除了说几句溢美之词,再来它个拍案惊奇之外,恐怕也就不会再有别的什么了吧。

    我们进行反思,并不是为了证实那梦魇般的诅咒,而是为了促醒昏睡的心灵;我们刨根寻底,也并不是为了展示那羞于见人的民族劣根,而是为了给智者提供对症下药的机会。但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能够尽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让今人的睿智合着先辈的灵光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418

主题

7万

金币

坛主·Super Moderator

简单助学寿宁站站长

积分
403381

2010年度杰出网友终身荣誉勋章网管勋章2014年度人气网友勋章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2016年优秀版主2015年优秀版主2017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本帖最后由 民政 于 2009-2-3 21:50 编辑

习惯,我们无法改变
文 / 见仁

    既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要想改变是十分困难的,而那些习惯早已伴随了人们许多年,甚至一生,在个人,面对固执己见可以称之为习惯,可在别人眼里有时那是顽固不化了。如果我们自己身上形成了许多习惯,而这些习惯又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那该如何是好呢?更让人关注的是一旦习惯与性格或观念纠缠在一起,那就别想会有任何的改变。  
    星期天约好陪小女买自行车,自她参加工作后,上下班乘车一直不方便,于是决定去买辆自行车。可在买什么样式的车上我们发生了分歧,我建议买普通的,24吋女式车,可小女却坚持要买小轮子的时尚车,于是一路上两人就争执不下,谁也不能说服谁,最终车也没买成。跨进家门,小女还愤愤不平地奚落我:“不是成天嘴上挂着给人家民主自由吗?可买辆自行车都这样霸道。”听此一说,我不禁自我嘲笑起来。在小女十八岁生日那天我曾说过,从此我们就不是老子和小子的关系了,而是朋友关系,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小女理解这种平等就是家庭成员间的民主自由。是啊,当需要平等自由是,老子们都在干嘛呢?  我那老妈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家中的事没有不属于她管的,自然对下一辈、下二辈的所作所为有许多的看法,比如穿着打扮,现代人讲究时尚,女人们夏季里喜欢薄、轻、透的时装,可在老人家的眼里那是大逆不道,与不正经一般,对于晚辈的消费观,老妈也经常义愤填膺地指责,在她的眼里,每天只要粗茶淡饭,其他都应该省去,即使你给她弄点贵一点的好菜,得来的也是一阵批评。在她的脑海里沉淀的是上个世纪的生活沧桑,而今天的生活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我也试图开导她,告诉她,正是由于像她这样的节约,才使许多工厂倒闭,还想告诉她,商品不流通也就不会产生社会财富,可这一切都毫无作用。想改变我们长辈的习惯绝无可能,否则鲁迅的笔下也不会出现个“九斤老太”来。  
    如果我们把视线扩展到整个社会,我们会发现与家庭的情形十分相似,我们想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传统那是不可能的,很多年来,一直有人建议取消春节,和世界接轨也过圣诞节,从节俭、热闹诸多方面我也赞成过圣诞节的,因为春节越来越成为吃喝玩乐的季节,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除了吃喝麻将什么爱好都没有了,为了减少肠道疾病的集中出现,以及赌博之风的盛行,还是改变一下国人的习惯,让更多的人能歌善舞起来,然而这种愿望可能吗?一个人的习惯改变起来都十分困难,如果要让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来改变自己的习惯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的文明能流传几千年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对习惯势力的顽强感到折服。  
    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在宽容的基础上得到一种包容,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是,改变就意味着失去,于是对外来的东西总是采取一种敌意,以保持自己的纯洁、先进。而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是,只有民族、文明间的融合和交流,才能形成一种更高的文明,这种融合不是谁失去了什么,而是得到了什么,也是一种升华。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上海来的南方人,当年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内地建设来到了这里,也带来了他们那里的饮食文化,过去当地人是不吃甲鱼和螺丝之类的东西的,可是这便宜了南方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许多不会吃的东西当地人也逐渐学会食用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内容。有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变自己是为了大家的好,因为一个人是永远不能取代每个人的思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片面、固执和压制,可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首先自己这一关就很难迈出,更何况去要求别人呢。
联系电话:18959355934    电子信箱:648114931@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5-15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