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容:给弃婴一个温暖的“家” 三月的山城寿宁乍暖还寒,但位于该县清源乡际头仔的福利院里早已春色满园。 “妈妈,妈妈……”四岁的小男孩陈酷一头扎进院长陈美容的怀里撒娇。3月11日,笔者走进寿宁县际头仔福利院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站在一旁的老人们脸上也都乐开了花,烈属叶允元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要是没有陈院长的悉心照顾,这孩子早就没了。” 福利院里的老人们也都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1月12日,院长陈美容一大早从离福利院300多米远的加油站抱回了一个泡沫箱,里头躺着个奄奄一息的婴儿。黑褐色的小脸脱了一层层的皮,眼睛被眼屎粘成一条线,扁平的鼻子除了有两个细小的孔作为标识外根本无法辨认。打开衣服一看,是个男孩,可是连绑脐带的绷带都未褪去,估计出生还不到一星期,身旁除了一个奶瓶,一支雀巢乳膏、两套衣服外什么也没留下。听附近的村民说,孩子放在那里已经两天两夜了,看到他怪异的长相,一个个都逃之夭夭。看着小猫咪一样楚楚可怜的小生命,大家心里一阵阵地辛酸。弃婴,又是一个弃婴! 陈美容向寿宁县民政局领导作了请示,在得到许可后,决定留下小孩。 第二天,大雪纷飞,小生命一个劲地哭闹不止,喉咙里不停地发出“呼呼”声,陈美容急忙把婴儿送到了寿宁县医院,一检查,发现是严重的气管炎,结果一治疗就足足半个月!在那半个月里,陈美容和儿子、表姐以及福利院的员工一起轮番在医院里为他守候。 出院后,陈美容让他随了自己的姓氏,虽然每个人都认为他奇丑无比,但在院长的眼里,她还是觉得小孩并不是真的丑得无法接受,为了让他长大后对自己有信心,便取名为“陈酷”,“酷”即“帅气”的意思,又因为孩子是从“加油站”(油库)边捡到的,“酷”、“库” 谐音,希望孩子长大能为自己争气。 小生命的到来给福利院带来了生机,但每个人也都开始忙碌。陈酷一直三天两头生病,不是感冒发烧,就是腹痛腹泻,而且每次一生病就是气管炎,整夜整夜哭闹,没二三十天都不见好转。为此,保姆换了十几个,始终没人能坚持十天半个月。无奈,陈美容只能自己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妈妈”。一边上班,一边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陈酷。在清源乡政府工作的儿子徐华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跑来帮母亲的忙。有时晚上陈酷突然高烧不退,徐华锋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母亲和陈酷连夜赶到县城。 看着陈酷一天天长大,陈美容心里也有了一份安慰,但到了三周多走路还不稳,而且发音特别不清晰,反映也比其他孩子迟钝。周围的人都告诉她,陈酷肯定是个傻瓜,但不甘心的陈美容于2008年9月26日,把陈酷带到了福建省立医院做DNA检查,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伴先天性心脏室间缺损! 为了能让陈酷少生病,陈美容用自己的工资为他购买儿童型白蛋白,给他补充营养,院里的老人们有一点好吃的首先想到的也是他。在大家眼里,陈酷始终是最懂事的孩子。 “这孩子特别亲,一看到大伙远远地就扑过来,‘爷爷’、‘爷爷’地叫,虽然说话不清楚,但那热乎劲让每个人都开心。”80岁的李松金老人说起陈酷的乖巧,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陈酷怕苦,一说要吃药就哭闹,一哭闹就可能晕厥,因此生病时,陈美容只好用蜂蜜泡好药,拿吸管给他喝。为了掩饰他外表上的缺陷,陈美容总是频频为他买漂亮衣服。 “苦点没什么,最委屈的莫过于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这女人生个孩子又丑又傻,还疼得像宝贝似的’,”陈美容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但最让她担心的还是孩子能否长大成人,能否跟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现在我还能保护他,可是将来我退休了怎么办?”44岁的陈美容开始考虑着孩子的将来,“我最怕的还是他能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面对社会,快乐生活。”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成了她这些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 图一:陈酷幸福地坐在“妈妈”陈美容怀里 图二:陈美容在照看陈酷吃饺子 图三:快乐的陈酷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3: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