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日报消息 19年前,外省青年袁红梅来到了山区县寿宁。为了生活,她摆过地摊,卖过豆腐脑,当过裁缝,骑过黄包车。面对丈夫的瘫痪,她没有流泪,用柔弱的肩膀担当起生活的重担。始终微笑着感恩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坚强谱写着美丽的人生。 坚强,让她永远美丽 在寿宁县商贸城二层有个珠艺饰品专柜,摆放着手提包、帆船、花瓶等珠艺饰品,精美绝伦、琳琅满目。每逢周末,就有许多手工艺爱好者到这里来“拜师学艺”。邻近的摊主们都说,这位女士手艺好,为人热心和气,看她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然而,谁知道这位乐呵呵的女士背后的辛酸故事呢? 5月11日,笔者来到商贸城,采访了这位乐观的女士。 她叫袁红梅,今年40岁,是云南省宣威市人。1989年随同女伴来到寿宁县托溪乡峡头村,嫁给当时在车岭一级电站当电工的蔡方灿为妻。结婚后搬到寿宁城关居住,1991年生下一个男孩。但靠着丈夫一个月100多元的工资,供一家三口生活,还要照顾乡下的老父母,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为了增加一点收入,她一边带孩子,一边摆摊卖豆腐脑,还先后做过裁缝,当过玩具厂、丝绸厂工人。1997年用所有的积蓄买下了一辆黄包车,开始了风里来雨里去的黄包车夫生活。尽管艰辛,袁红梅觉得生活过得很充实。 袁红梅在编织珠艺饰品 然而,就在袁红梅筹划着这个家庭的未来时,不幸悄悄地降临了。1997年7月11日,是个永远也无法让她忘记的日子。那天晚上8点多钟,正在街上骑黄包车的她,被一位车友匆匆拦住,说她丈夫摔伤了,住在县医院。这个不幸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间让她脑海一片空白。原来,那天丈夫蔡方灿从车岭电站被派到正在建设中的坑兜电站安装机组,在施工过程中,脚底一滑,摔了下去,重重地撞到地面的石块上,腰椎粉碎性骨折。这意味着,丈夫这辈子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袁红梅没掉一滴眼泪。一边是年幼的孩子,一边是即将瘫痪的丈夫,这个柔弱的女子承担起了家庭的所有责任。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多次往返于寿宁、福安、福州各大医院。由于神经严重受损,蔡方灿腰部以下全部瘫痪,肌肉逐渐萎缩,且大小便完全失禁。而长时间尿液无法正常排除,又引起了膀胱结石、发炎等症状。袁红梅回忆说,那些日子几乎全在医院里度过的,有时一周都没回过一次家,更没合过一夜眼。为伺候丈夫,几个月下来自己累得皮包骨头。半年后,为了能减轻经济上的负担,瘦弱的她每天傍晚从医院把丈夫背回家,第二天早晨又把丈夫背到医院。那时他们家住在变电所的宿舍楼,房间在四层,厨房在三层,公共厕所在一层的角落,每天不知道要这样背着丈夫楼上楼下爬多少趟,再加上丈夫原本个子比自己高大,有时背累了站不起来,只好趴在地上爬行。 在袁红梅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的身体逐渐恢复,但依然属于二级瘫痪。下半身肌肉严重萎缩,只剩下皮包骨头,一坐上硬凳子,骨头就将屁股上的皮戳破。经过长期的康复锻炼,如今总算可以靠着双拐独立行走,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2006年,袁红梅卖掉了黄包车,在县城开了一家珠艺饰品店,免费手把手地把珠艺编织技术教给每一个珠艺爱好者。靠着一双灵巧的手,袁红梅把美带到山城的每一个角落,并潜移默化地教给每个人艰苦创业、乐观生活的理念。 谈起这些年来自己所经历的辛酸,袁红梅更多的却是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她说,那些年,为了照顾丈夫无法出去挣钱,一切都是靠着好心人的资助才挺过来的。那时虽然单位效益不太好,但所有的医药费都全部给予报销。领导吴胜腾还发动同事为她捐款,工会主席应吉明亲自到系统内的每个单位去募捐。市妇联领导也亲自到家里慰问。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同事朋友都争着帮忙。 尝遍人生酸甜苦辣的袁红梅对身边不幸的人更加同情。她说,遇上好天气,自己经常扶着丈夫去看望那些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鼓励他们坚强地生活。 袁红梅说,一切苦难都会过去的,感恩地面对生活让自己觉得每一天的阳光都特别灿烂。 □ 缪淑秀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3: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