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组人员察看西浦选景 “我想紧紧握住胡阿姨的手。我是个很少被感动的人,连父亲的手都没握过。握手代表我的感激之情,也是我从精神上给她的一种慰藉。” 看似简单的握手,却是寿宁一中学生杨和林最想用来表达自己感谢的一种方式。接下来,在采访现场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杨和林伸出手去,握住了胡玉荣那双粗糙而温暖的手,含泪说:“阿姨,你辛苦了!” 胡玉荣的眼睛湿了,刘婷教授的眼睛湿了,在场人的眼睛都湿了。这是7月2日,福建电影制片厂剧本创作组人员在寿宁县采访时的一幕。 6月29日至7月3日,福建电影制片厂剧本创作组人员赴寿宁县,电影编剧——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婷、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池泽清、福建电影制片厂创作室制片人王童君一行对胡玉荣进行为期五天的采访,目前以胡玉荣事迹为原型的电影进入剧本创作阶段。一、感动之旅 电影编剧刘婷教授先后创作过《大都市,小税官》、《心网》、《真心》、《了不起的村庄》等多部影视剧,分别在中央一套、全国电影频道等处播出上映,其中电影《真心》获电影华表奖最佳影片奖、“五个一”工程奖、建国八十周年十大优秀影片等称号,刘婷教授个人荣获2000年度全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新人奖、2001年度全国电影骏马奖最佳编剧奖等奖项。 笔者从剧本创作组了解到,胡玉荣电影计划投资500多万元,拟于10月份开机,今年年底完成全片制作,并将陆续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线发行放映和央视电影频道等相关电视媒体播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此前于6月初,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詹金灿、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导演、编剧于卓明、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池泽清等人专程来到寿宁县,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商谈筹拍电影事宜。寿宁县委书记李海波、县长雷仕庆对此高度重视,表示予以大力支持。据悉,电影将以胡玉荣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和加工,邀请国内一线明星担任女主角,真实地表现胡玉荣事迹。在拍摄过程中,影片将融合寿宁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旅游景观,展现当地丰富的民俗、民风和民情。本片的摄制对于寿宁县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6月29日,在寿宁县委宣传部领导安排下,身为寿宁县委报道组记者的我随行福建电影制片厂剧本创作组跟班采访记录。 这是一次感动之旅。寿宁县地处偏远山区,但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历史文化、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刘婷教授。胡玉荣是寿宁县丝绸厂一名下岗女工,再平凡不过,却于平凡中演绎着辉煌,事迹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她曾是一名下岗女工,人下岗了,但心没下岗,凭着一股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营一家面制品作坊,创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十几年来,胡玉荣几乎倾其所有,把艰苦创业、节衣缩食积累的20多万元用于扶贫济困,资助寒门学子,将无私的爱洒满身边,被人们誉为“穷人慈善家”。胡玉荣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劳动模范、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称号,并被推选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二、爱,无处不在 爱,无处不在。胡玉荣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街头的三十多人随机采访中,70多岁的老人提起她竖起大拇指,7岁的孩子熟知她的名字,路边的小贩说她真了不起,学生们为跟她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而自豪,许多小年轻认出胡玉荣后象见到明星偶像般激动…… “接触了胡玉荣后,我被胡大姐的精神感动,之前从照片上看感觉她是很善良的人。她无私帮助别人,一般人做不到……” 在采访中,刘婷教授由衷地感慨。胡玉荣这个名字,连同 “爱” 这个字眼,已深深植根人们心中。 “ 帮助别人,给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 这是胡玉荣常说的一句话,让她在无私付出的同时无比充实,倍感生活的乐趣。在采访中,我们被胡玉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和人格品质震撼并感动着。她坚强、豁达,坚韧、执着,乐观、坦率,勤俭、谦虚,无私、重情,具有男儿般敢闯敢拼的个性,又满腔女儿似水柔情,将事业、生活、感情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家人生活和谐、幸福。刘婷教授忍不住惊叹:“ 胡玉荣,你真是一个完美的人,你是怎么做到的?” 真诚、善良、随和、美丽的刘婷教授让胡玉荣觉得亲切贴心,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说是采访,其实更是一次心和心的交流。在五个日夜的采访中,胡玉荣掏出了心里话,将许多鲜为人知的一面对刘婷教授尽情倾吐。儿时的贫穷困苦、房子遭受火灾后受到资助的温暖、创业之初的艰辛历程、助贫助困时的感动、遭受别人不解和嘲讽的痛苦、情感之路留下的烙印、丈夫与儿子对自己慈善行为的理解支持……说起这些,胡玉荣泪流满面,哽咽难言。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胡玉荣没有气馁,将痛苦和委屈埋在心间,她象一名阳光大使,扬起灿烂的笑脸,在爱的路上坚定前行。采访中,制片人池泽清拥着胡玉荣动情地说:“胡玉荣,许多人都被你崇高人格魅力感动,了不起,你不是小草,你是一棵大树,顶天立地。你没有什么坎迈不过去!” 在胡玉荣感动着人们的时候,人们对胡玉荣的爱也时时感动着她。当陌生的孩子将自制的暖手袋递到她的手上,当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心疼地要她休息,当收到学生们写满肺腑之言的信件、当看到落满灰尘的车玻璃上写着“胡玉荣我爱你”,当为高考家长们烧茶送水听到连声的感谢、当各级领导前来看望慰问……胡玉荣流泪了,这是被爱的泪水,被感动的泪水。 胡玉荣的至朴大爱已成了一座丰碑,提起胡玉荣,人们自豪、钦佩,更多的是反观、思考。人们开始思索怎样象她一样帮助别人,将爱心传递。更多的学生将加入胡玉荣志愿服务队当做自己的理想之一;学生们在胡玉荣的开导下解开各自的心结,努力读书;人们纷纷打来电话前来结对子帮扶贫困学子;不留名的爱心人士资助病贫人员后悄然离开……向胡玉荣学习,象她一样帮助别人。点滴真情在寿宁这座小诚汇成了一股暖流。爱,正在被传递,被升华,蓝天下一曲爱的赞歌正在澎湃奏响。 三、另一种感动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感动和泪水。 接到本片制片人池泽清电话听说胡玉荣事迹后,刘婷教授6月29日从石家庄马不停蹄赶到寿宁,带着对采访对象的爱,一下车顾不上休息就开始了采访;6月30日,因奔波劳累再加上当日到西浦采访中暑,当晚刘婷教授病倒了,上吐下泻身体极度虚弱,但次日一早刘教授带病坚持又投入紧张的采访工作;在那狭小简陋的渔具店里,胡玉荣的丈夫柳必龙面对溪水吹响了笛子,笛声悠悠,凝神倾听的刘婷教授悄然落泪;在大安乡后西溪村病贫人员项显法家,刘婷教授和本片执行制片人王童君将爱心款硬塞进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刘婷教授背过身去偷偷擦拭泪水;面对生活困苦半身瘫痪的范美花和年幼的孩子,刘婷教授和王童君再次递上爱心款,嘱咐孩子好好读书,照顾好母亲。傍晚时分,雨中的乡村小巷,受助的老人妇幼和邻里执意相送并与创作组人员相拥而泣,泪水和雨水交集相融,这动容感人的场景,将令我终身难忘;在胡玉荣家,手捧贫困学生资料,刘婷教授顾不上自己采访任务在身,执意要前往结对子帮扶学生……刘婷教授和创作组同志的满腔爱心,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感动和泪水。 7月3日,创作组一行来到胡玉荣的家乡——历史文化古镇斜滩,胡玉荣的哥哥胡富荣告诉我们,小时候家里穷得没米下锅,面对攀着灶台眼巴巴等饭吃的兄妹们,母亲向邻人借一杯米,煮些稀饭汤应付辘辘饥肠;没鞋子穿,兄妹们光着脚丫去上学,雨天双脚就泡在水里;遭受火灾后,东挪西凑自己当苦力盖起房子,直至去年刚还清了9万多元的债务。“ 过去我们家里穷苦,现在妹妹有能力了,能帮助别人,我们非常支持。每次听到她又做好事帮助别人,我打心眼里高兴。” 说到胡玉荣,胡富荣眼含热泪。 为什么胡玉荣过着清贫的生活起早摸黑在作坊里忙碌,却能做到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帮助别人?在斜滩,一直在寻找答案的刘婷教授发出感慨:“ 我寻到根了!” 刘婷教授告诉笔者,胡玉荣和以往自己写过的电影《真心》的人物不同,剧本没有生离死别、妻离子散的强烈剧情冲突, “ 但生活中这样点点滴滴的真情和深情是其它人难以做到的,平凡,真实,丰富,非常值得写。” 而同时,没有冲突的剧情给剧本创作带来了难度,被胡玉荣深深感动的刘婷教授表示自己会尽全力写好这个剧本。 四、于细节中见真情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道德建设和胡玉荣这一道德典型的引领,使寿宁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得到鼓舞,提高党性修养和人生境界,是一种现身说法的教育。胡玉荣事迹除了光辉的一面,还有生活、情感世界的鲜有人知的一面,存在许多亮点。” 在访谈交流中,寿宁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蔚虹和刘婷教授一致认同。 “ 胡玉荣虽然清贫,但精神上非常富有。电影将于细节中见真情。” 创作胡玉荣、学习胡玉荣,这是刘婷教授剧本创作的一个出发点。目前,电影暂名为《面店大姐》,取景地将以寿宁县城和状元故里西浦村及千年古镇斜滩为主,通过各种镜头语言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叙述。 小城有大爱。正如刘婷教授所说,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行程,一路上心存爱和感激,寿宁之行,心灵受到洗礼和升华,自身也成长了很多。 大爱至朴,温暖人间。胡玉荣对人们的博大的爱和胸怀,以及人们对胡玉荣的爱,让眼前的世界充满了温馨。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6 0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