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访寿宁县鳌阳镇党委书记缪存万 闽东日报消息 “县政府已下拨专项资金30万元,着力帮助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补偿问题,税务大楼、法院大楼等就可动工建设。”日前,寿宁县鳌阳镇党委书记缪存万高兴地告诉笔者。长期以来,鳌阳镇因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没有理清,在工程建设中受到群众阻挠,这种现象即将成为历史。 “重点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鳌阳镇的发展呈现一种良好的态势。”缪存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着力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化解矛盾,致力服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鳌阳镇是县城所在地,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何发挥县城的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化水平,重点工程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历史原因,鳌阳镇的重点工程建设并不一帆风顺。 解放以来,为适应县城建设的发展需要,该县曾向当地群众无偿划拨建设土地171亩,根据当年的政策,政府以“回销粮”、“农转非”等方式照顾征地户群众。1995年以后,“回销粮”已与市场价差别不大,部分群众认为“吃亏”,上门要求给予重新落实待遇问题。为此,1995年县政府专门召开商讨解决会议,决定以政府公用地与商业地的性质一次性给群众补偿,但承诺后因种种原因没有兑现。于是,被征地群众有抵触情绪,工程建设中时而出现集体阻拦的现象。 2004年2月,缪存万从大安乡调到鳌阳镇任党委书记,就着手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他说,到任后,镇党委、政府集思广益,及时与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探讨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制定方案,土地补偿原则上按(97)文件规定分三年进行解决,并列入财政预算。镇党委、政府随即成立历史遗留协调小组,以保障重点工程的建设开工。缪存万亲自任组长,并将情况详细向县领导汇报,多方筹集资金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他带头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说服群众服从大局,树立县城的文明形象。“钉子户”老叶在新区车站建设中被征用了土地,经多次动员与做思想工作,政府帮助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后来,老叶非常支持土地协调工作,发挥很大的作用。缪存万说:“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这一工作非常支持,力度很大,最终才得到解决。” 缪存万说:“我们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在宁和花园、宁怡花园等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中又向群众征地325亩,在每100平方米的土地中返还群众安置地7平方米。目前全部安置完毕,占地15亩的国税大厦日前即可动工建设,所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据悉,宁和花园一期房产已顺利开盘,销售情况良好,19层标志性建筑日升大厦即将封顶。同时,陆续开发建设商贸城、宁怡花园、日升大厦、万盛大厦等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缪存万说,镇里每年投入经费8万多元,加强安全文明小区和村级治安模范村建设,成立鳌阳镇民兵治安巡逻队,每天从晚上10时至次日凌晨6时分别在城北、城南街面及居民小巷里巡逻, 维护山城夜间的治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城区的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也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寿宁记者站 吴通华 张小玲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