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张高谦:红色少年

2011-1-13 19:25| 发布者: 鳌城浪子| 查看: 778| 评论: 3

摘要:   张高谦(1947~1961年),男,出生于福建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1961年2月6日,为保护集体羊群,与偷羊的坏分子搏斗而英勇牺牲。被团中央追认为“红色少年”,国家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张高谦精神”也由此载入 ...
  [虫虫飞]张高谦(1947~1961年),男,出生于福建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1961年2月6日,为保护集体羊群,与偷羊的坏分子搏斗而英勇牺牲。被团中央追认为“红色少年”,国家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张高谦精神”也由此载入英烈史册。

  张高谦从小跟随父母学会了劳动,10岁那年,他上学了,在校表现十分出色,品学兼优,1958年,光荣加入少先队,并连续两年被选为中队长,村里的人都夸奖他是个好孩子。

  1959至1960年,大韩村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大部分劳力分配到第一线,张高谦发现生产队的羊群没人放牧,就向生产队提出并利用课余时间承担起给队里放羊的义务。

  有一次,一只母羊生了小羊后,没有奶水,他就用自己平时卖柴、卖“金银花”攒起来的钱,买了鸡蛋,给母羊连吃三天红酒煮鸡蛋,救活了小羊。由于张高谦的精心饲养,到秋天,8只羊变成了14只。

  1961年2月6日傍晚,风雪交加,张高谦担心大风吹坏羊栏,冒着风雪去检查,发现有人偷羊,他一边上去抢羊,一边高喊:“有人偷羊了!”风大雪大,高谦的喊声谁也听不到。偷羊的人吓坏了,说:“你别叫,杀了羊分你一半。”张高谦毫不示弱,说:“这是生产队的羊,不许你动一根毫毛!”见软的不行,偷羊的人两眼冒出凶光,拿起柴刀威胁道:“你是要命,还是要羊?”在锋利的柴刀前,高谦毫不畏惧,一边与偷羊贼搏斗,一边高喊。偷羊人举起柴刀向他下了毒手,英勇的张高谦倒在血泊之中,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光荣牺牲了。

  张高谦牺牲之后,他的英雄事迹广为传诵。少年英雄张高谦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被誉为“闽东山上小青松”。先后被共青团福建省委追认为“优秀少先队员”,团中央追认为“红色少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亲笔题词“学习张高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郭沫若专为张高谦写下了《雷锋式的红色少年》诗词,叶飞等领导也先后为他题词。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谦精神,就此载入青少年的光辉史册,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缅怀张高谦英雄事迹,“红色少年”张高谦的英雄事迹文章被列入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本,还有《张高谦》连环画、中小学德育教材《红色少年张高谦》及戏剧《红色少年》、歌剧《护羊曲》等,教育、鼓舞了几代人。“一个高谦倒下去,千万个高谦站起来”。一场学习张高谦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全国各地广泛展开,许许多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1986年,大韩小学被寿宁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张高谦小学”。作为英雄的母校,张高谦小学自然成为张高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学校师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陵园保护与管理的重任,他们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高谦陵园植树栽花,清扫卫生,并且在陵园附近开辟茶园,设立“红领巾茶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烈士生前事迹鼓舞青少年,并赋予高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坚持开展了创“高谦班”和争坐班级“高谦光荣位”活动。通过组织评选,授旗授位,在全校形成学英雄比先进的浓厚氛围。

  1991年,寿宁县委、县政府在大韩村依山面水的山头上,迁建新的张高谦烈士陵园,贾庆林、袁启彤等领导对陵园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亲笔题词。陵园长60米,宽40米,占地面积4.5亩,主体建筑有张高谦塑像、陵墓、纪念碑、纪念亭,以及中央和福建省领导的题词碑刻。并在英雄母校———张高谦小学内开辟张高谦纪念室,陈列张高谦生前事迹、护羊壮举、后人缅怀、高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高谦家乡改革开放前后变化、40周年大事记等六部分。内容分高谦半身塑像、实物展示、图文解说、领导题词等四个功能区。

  1994年3月,张高谦陵园进行了扩建,被团省委命名为首批“福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福建省德育教育基地”;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我省迄今为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唯一一个少年英雄主题基地,张高谦也是全省解放后至今树立的唯一一位少年英雄形象;2000年6月,团中央将张高谦烈士陵园列为第三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每年的清明节期间,张高谦烈士陵园以其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感召力,吸引了数万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学生,慕名前来瞻仰高谦烈士陵园,缅怀英雄,追寻“红色少年”的英雄足迹,学习少年英雄的精神。

  2007年1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深入大韩村高谦故里,看望慰问91岁高龄的张高谦父亲,并参观高谦展览馆。卢展工指出,张高谦精神与时代同步,他对青少年有着典型的教育意义。

  “红色少年”———张高谦,用生命捍卫集体的利益,成为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4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但是高谦精神永不变。社会又赋予了高谦精神新的内涵,以热爱祖国、自立自强、勤劳勇敢、奋发向上为主题,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崇高理想,培养青少年“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高贵品质,从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立志报国、奋发向上。

本文内容由 青春飞扬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南阳阿树 2010-8-19 21:54
你是要命,还是要羊?  一声叹息。。。。。现在小学生规范应该没有见义勇为了吧?如果是,那就理性了 
引用 原石 2010-8-24 13:57
顶!
引用 九逸 2010-8-24 14:43
英雄的类型可以有所不同,英雄的事迹也可以不同,与时俱进嘛。但是那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英雄的名字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英雄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人们前行!英雄的故乡也永远罩着英雄的光环!

查看全部评论(3)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