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肖祖玉:四十载风雨人生路

2011-1-13 19:31| 发布者: 鳌城浪子| 查看: 695| 评论: 11

摘要: 民间艺人肖祖玉:四十载风雨人生路作者:ndwww 文章来源:《闽东日报》更新时间:2009-2-6   图为肖祖玉在给豆腐桶刨边。 闽东日报消息(寿宁记者站缪淑秀文/图)立春刚过,恬静的山村里,小草已悄悄探出了头。 ...
民间艺人肖祖玉:四十载风雨人生路

作者:ndwww   文章来源:《闽东日报》  更新时间:2009-2-6

 

       图为肖祖玉在给豆腐桶刨边。
       闽东日报消息(寿宁记者站  缪淑秀  文/图)立春刚过,恬静的山村里,小草已悄悄探出了头。
      当人们还沉醉在新春的喜悦里,闲不住的肖祖玉已悄悄拿出了工具,开始做活。这一年,他合计着要多挣点儿钱,搭上“安居工程”的快车,盖个三层小楼房。
      现年61岁的肖祖玉老家在寿宁县凤阳乡溪里村,那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如今留下来的不过三四户。两年前,他举家搬到凤阳主村,在街上租了个店面,继续以弹棉被、格桶为生。
      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肖祖玉说,“人生有三苦,幼年失父,中年失妻,老年失子。”在五个兄弟中,肖祖玉排行第二。在他16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他不得不与哥哥一起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
      18岁时,肖祖玉来到凤阳村跟随表兄一起学弹棉被,那个年代弹棉被还算是门好手艺,但总免不了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他跟着表兄一起挑着担子,走遍了寿宁、福安、周宁、政和的许多小山村。
      但是弹棉被毕竟是冬天的活,随着天气慢慢转暖,他的生意也开始冷落,只好回家做农活。而这时做圆木(即专门做圆体容器)手工艺的弟弟肖传福的生意恰好是一年中最红火的季节,他便天天帮着弟弟打下脚活。不久,心灵手巧的肖祖玉技艺很快赶上了弟弟,成为远近有名的格桶师傅。
      那个年代,科技不发达,圆木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蒸饭的饭甑、打水的水桶,洗菜洗碗的格斗,洗澡的澡桶,洗脚的脚盆等,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圆木。因此一年到头都有做不完的活,特别是闺女出嫁时的陪嫁更是少不了圆木。由各种圆木组成的嫁妆俗称“粗杠”,不管娘家的陪嫁有多少,“粗杠”总是走在最前头。根据娘家的经济状况,“粗杠”的件数有7件、9件和11件。做嫁妆很讲究,得选个黄道吉日,制作过程家里的女眷不得上前。为讨个好彩头,东家往往会以最好的饭菜招待,开工前还能吃上一碗长寿面和两个荷包蛋,经济比较宽裕的人家还会塞个或多或少的“红包”。
      格桶是个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十分讲究的手艺活。削板、钻孔、拼接、套箍等10多道工序。先用刨子将木板刨平,再用竹篾将这些木板箍在一起,配上圆底。桶帮一般上宽下窄,外大内小,每一块木板都略成圆弧形,拼成形后,用木榔头反复敲打外壁和内壁,直到桶口和桶底圆正即可悬挂起来晾。几天后,做个注水试验,如果不渗漏就算大功告成。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棉被逐渐被“真丝被”、“太空被”等高科技产品所取代,圆木也被塑料、陶瓷、金属等制品代替,肖祖玉家也门可罗雀。
      1998年,眼看着花菇市场走俏,肖祖玉放下握惯了的刨刀、凿子、棉弓,做起了菌种生意,可是淳朴厚道的他哪里能适应商海的沉浮。一年后,不但没挣到钱,还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都赔了进去,还成了被告。一辈子安分守己的肖祖玉,禁不起打击,出现了精神分裂症。有道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那年,大儿子、小女儿也先后生病住院,一个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顿时陷入了困境。
      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两年后肖祖玉得以康复。几年后,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适合做的事还是弹棉被和格桶,于是又开始重操旧业。生意冷淡,闲不住的肖祖玉把房前屋后的荒山全开垦出来,种上了茶叶。
      冬弹棉被春格桶,夏秋当茶农,肖祖玉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
      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怀旧又悄悄回到人们的潜意识中,一度被遗忘的天然棉被、散发着清香的圆木又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现在做这手艺活的人不多了,大老远的地方都有人打电话来预订,春节前后从外地回来的人多,活儿更是忙不完。”肖祖玉说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本文内容由 虫虫飞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明正 2009-2-8 20:45
引用 夜歌 2009-2-8 20:56
肖祖玉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引用 平溪长溪人 2009-2-8 21:09
有手艺就是好啊,哈哈,。跟他学好了。
引用 勇者无畏 2009-2-8 22:48
希望民间老艺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引用 南柯愚生 2009-2-10 08:35
希望民间老艺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勇者无畏 发表于 2009-2-8 22:48

——
引用 溪水安流 2009-2-18 21:49
——
南柯愚生 发表于 2009-2-10 08:35
引用 长江 2009-2-18 22:58
引用 龚振峰 2009-2-19 11:56
希望这种手艺可以传承下去
引用 鳌城小爱 2009-2-19 15:21
祝福老人
引用 晚秋天暖 2009-2-19 16:14
引用 枫树岭 2011-1-2 16:31
传统手工艺应该得到好好的保护、传承、发扬...............

查看全部评论(11)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6 00: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