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博士,教授。男,1962年6月23日生,福建寿宁人。民盟福建省委委员,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市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先后就读于福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科(1978-1980)、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1984-1986)和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1996-1999)。现任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福建省社会学会会长,为厦门大学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民政学会理事。 胡荣博士曾先后任教于福建寿宁县犀溪中学(1980-1984)、厦门大学政治学系(1986-1994)、厦门大学哲学系(1994-1996)和厦门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至今)。由于在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职务,1995年又再次破格晋升教授职务,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学界最年轻的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和政治社会学。先后在《社会学研究》(北京)、《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二十一世纪》(香港)以及《中国21》(日本)等多种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学知识的形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民间关系的重构》、《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及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等60多篇论文。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社会单位分析》(1993)、《宗教社会学》(译著,1989)、《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995)、《心灵、自我与社会》(译著,1995)、《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2000)等。另参与《现代社会心理学流派》、《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综合探索》等10多部专著、教材的撰写。在1993年出版的《社会学导论:社会单位分析》中,通过提出社会单位这一范畴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建立了社会单位理论,在社会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近年来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刊物和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多次到美国、荷兰、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04年获得“福建省第三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光荣称号(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人事厅和福建省社科联共同授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6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