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人李贤斌获“中国阳光记者”殊荣 8月23日下午,首届“中国阳光传媒”颁奖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峡都市报荣获“中国阳光传媒”大奖,海峡都市报记者李贤斌荣获“中国阳光记者”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记者。 首届“中国阳光传媒”推选活动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等五所著名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由传媒行业知名专家、业内媒体老总组成专家顾问团,共推选出10家“2008年度中国阳光传媒”、10名“2008年度中国阳光传媒领军人物”、20名“2008年度中国阳光记者”。首届“中国阳光传媒”大奖评的是国内新闻媒体在2008年的积极作为,以及新闻记者的突出贡献。 2008年,我国大事频发,国内媒体和新闻记者在一系列的重大公共事件中所表现出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充分,他们的尽责和牺牲精神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忙碌、坚强与勇敢是中国媒体和新闻记者这一年的真实写照,责任、良心与考验则贯穿于媒体和记者一年中的每时每刻。此次评选,旨在表彰过去一年做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单位和个人。 为体现本次推选的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学术性,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及上述5所学院的负责人组成中国阳光传媒推选活动组委会。同时,为了保证推选活动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组委会还邀请了业界资深人士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杨伟光(原国家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加入推选委员会。 本次推选评选过程分资格审查、打分、合议三个阶段。阳光传媒的推选,主要从内容指标和管理指标两大项来考评,内容指标包括建设性、参与度、贴近性、表现力、创新性等方面,管理指标包括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创新机制、规范经营、市场份额等方面。阳光记者的推选,主要从政治素养方面考评记者的个人品质、职业操守,从业务水平方面考评记者对新闻操作的建设性、贴近性、创新力、表现力。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颁奖大会上说,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首届中国阳光传媒推选活动,具有更加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评出的集体是千千万万个“阳光”集体,个人是“阳光”记者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业绩为新时代传媒人谱写了壮丽诗篇,是传媒业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的园丁们的光荣写照。 此外,获得首届“中国阳光记者”称号的还包括在全国率先披露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因在博客中写下《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举报信》而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的《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等人。 相关资料见:http://www.medialeader.com.cn/leader/200908/20090824144946_36401.html 人物简介: 李贤斌,男,1975年生,寿宁县芹洋乡人。曾在寿宁乡村当过多年教师,后调入寿宁县委报道组工作,现为海峡都市报闽南分社首席记者。 附:首届中国阳光传媒阳光记者——李贤斌 海峡都市报社 做有影响力的新闻 李贤斌于2004年底到《海峡都市报》闽南分社工作,先后在社会新闻采访部、时政新闻采访部当记者,现为《海峡都市报》闽南分社时政新闻采访部首席记者。2008年他曾获福建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年《登报征婚,孙儿给爷找老伴》获福建省第八届五四新闻奖三等奖,2009年《拎28万现金 徒步进灾区济灾民》获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李贤斌始终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以工作为事业,视新闻工作为人生追求,既挖掘社会上真善美的事物,也敢于抨击和鞭笞社会上那些假恶丑的现象。 2006年7月,李贤斌接到线索反映有“中国最美海岸”之称的惠安崇武半月湾沙滩海景遭遇别墅侵蚀,半月湾几成富人区海滩,当地百姓对此深恶痛绝。李贤斌经过一番详细的背景调查,获悉这个楼盘在沙滩规划上做了手脚,在规划许可范围外私自增加了一些违规项目,他从这里打开缺口,选题和角度得到了编辑的认可,最后调查性深度报道《半月湾沙滩美景难再》及时推出,报道受到时任惠安县长的重视,县里召开协调会,并严查楼盘开发违规现象,责令其停工整改。类似这样反映百姓呼声的揭露性报道,他每年都会有多篇见报。 颁奖词 汶川地震,他是报社最早进入四川灾区采访的记者之一,努力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舆论监督,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响亮的诺言:做一名富有正义感的记者。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6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