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夏忠:特级教师巧设问题情境

2011-1-13 19:36| 发布者: 鳌城浪子| 查看: 891| 评论: 34

摘要:   个人简介: 夏忠,寿宁县鳌阳小学教师,教务处副主任,曾获评“福建省优秀班主任”、“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宁德市骨干教师”、“县进修校兼职教研员”、“寿宁县优秀教师”、“寿宁县突出贡献教师”等 ...

  个人简介: 夏忠,寿宁县鳌阳小学教师,教务处副主任,曾获评“福建省优秀班主任”、“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宁德市骨干教师”、“县进修校兼职教研员”、“寿宁县优秀教师”、“寿宁县突出贡献教师”等,2010年获评“福建省特级教师”;2003年至今在CN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市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在传帮带的活动中,引领了一批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教师、名师。
    宁德网消息(记者 周晓京)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夏忠说,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这种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引导他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知识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夏忠说,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例如,对于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夏忠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组织男、女两队参加县数学竞赛,而两队的人数、各人成绩各有不同,问哪个队的成绩好?他将两队成绩用图表的形式列出来,让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这时,有的学生会说:男队成绩好,因为有一位同学得了96分;但有的同学反对:该队另一同学只得70分;也有的说:男队的总分高,所以男队成绩好;反对者则说:男队参赛人数多,总分高也是应该的……同学们争论不休。到底怎样比较才能反映参赛队的整体水平呢?这时,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创设问题情境的障碍性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夏忠道出了自主学习的又一关键。如“圆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他先让学生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圆的面积相差多少?在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后,又问: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再出示已知直径的圆,思考:怎么求这个圆的面积呢?最后再出示已知周长的圆,思考:如何求它的面积?“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教学中,夏忠经常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从而把学生引入“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
  夏忠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教学中他惯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设计问题,不仅在新课导入阶段,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性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如“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它很难用“旧知”来引导,怎样才能让学生想出其中的道理,自己推导呢?对此,夏忠也有一些独到的方法。
  在教学时,他首先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摆摆,积累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创设层次性问题再让学生写出各算式并引导观察、比较。为突出重点,对学生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地引导,最终使学生知道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样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找到了规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差异性和开放性
  “要创设适合各层次学生的问题,面向全体,实现有差异的发展。那种以相同的目标,同样的速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表面上好像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质上许多孩子的聪明才智被埋没,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真可谓把聪明的孩子给教笨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夏忠说,创造条件,让学生面对着新问题,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去独立尝试解决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间、师生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以求共同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预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应及将会遇到的困难,并提供适合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的问题信息。
  “而把学生置于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促进数学的交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夏忠说,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就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旧知”的回顾与应用,有“新知”的猜想与探索,教师一没有“牵牛”,二没有“放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本文内容由 習慣了僾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月朦胧 2010-12-22 13:01
{:5_495:}
引用 秋之韵 2010-12-22 14:05
夏老师
引用 丛中笑 2010-12-22 14:13
夏老师,好样的
引用 鳌城小爱 2010-12-22 14:14
引用 太阳雨 2010-12-22 14:17
引用 平安是福 2010-12-22 14:47
祝贺!
引用 双溪居士 2010-12-22 15:12
引用 迷路的向导 2010-12-22 15:25
鼓掌,热烈祝贺!
引用 大甲虫 2010-12-22 16:11
哇。。我的小学班主任,夏老师可好了
引用 如水 2010-12-22 16:53
引用 油菜头 2010-12-22 17:38
引用 淡定人生 2010-12-22 17:47
好样的,夏老师,顶你!
引用 習慣了僾 2010-12-22 17:57
鳌城小爱 发表于 2010-12-22 14:14



    我们是行外人,试问小爱老师是什么级别的啊?
引用 習慣了僾 2010-12-22 18:00
哇。。我的小学班主任,夏老师可好了
大甲虫 发表于 2010-12-22 16:11



    哦,看来找到校友了,你是哪届的,夏老师也是我在小学三年的数学老师,和两年的班主任哦!
引用 習慣了僾 2010-12-22 18:03
好样的  寿宁特级教师应该不多吧!
wsxxh1620722 发表于 2010-12-22 16:06



    好想不多。据说在校任教的几乎就夏老师一人!
引用 白水 2010-12-22 18:42
回复 10# wsxxh1620722


    目前为止好象是四人:原进修校校长陈元度(已退休),进修校教研室主任叶启宗,进修校教研室副主任姜士恭,鳌阳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夏忠
引用 白水 2010-12-22 18:44
回复 15# 習慣了僾


   省人大代表, 省骨干教师,省语文科学科带头人
引用 白水 2010-12-22 18:44
祝贺夏老师tu25{:5_467:}
引用 居闲自遣 2010-12-22 20:45

查看全部评论(34)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