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映山村——记省下派寿宁县底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祖生 闽东日报消息(寿宁记者站 吴通华 刘黎明) “集中安置款目前还没到位,五保楼的水、电等装修款由村委先垫付,要确保五保户在年底内搬入新居。”10月4日,手术后在福州市肺科医院住院化疗的省老干局下派寿宁县芹洋乡底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祖生,对前来看望他的乡村干部黄立光、胡登清嘱咐村里的各项事宜。 人在床上,心系村中。陈祖生住院后,总是不谈自己的病情,心里时刻想着村里的安居工程、五保楼工程进展情况及有线闭路电视资金筹备等,要求村干部抓紧时间按原计划保质保量给予落实。 9月23日,因积劳成疾、肺部出现肿瘤的陈祖生在省城肺科医院实施手术。底洋村民如同亲人一样关心牵挂他,有的打电话问候,有的提着鸡蛋、田鸭等要村干部带给陈书记补养身体,并祝愿他早日康复回村工作。 扶贫开通艰辛路 底洋村位于寿宁西部牛头山库区东面的深山中,辖底洋、大岗、当洋、冬瓜际4个自然村,有140户676人。因交通不便,村民外出要爬4条山岭,闭塞环境严重地阻碍村经济的发展。 2007年8月,省委老干局管理处副处长陈祖生下派到寿宁县芹洋乡底洋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在乡干部的陪同下,他从寿政公路边的放牛山出发,踩着泥泞的山路,步行将近2个小时才到达底洋村。 不通公路、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信号,几十座清一色的土木结构民房横卧山坳中。一座村委楼兼学校合用的砖混结构楼房孤零零地矗立在村边的山岗上,墙体剥落,大门、窗户锈迹斑斑……陈祖生看在眼里,愁在心头,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 作为底洋村的“家长”,陈祖生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摸底,把每家的情况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并详细了解村情民情和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路是底洋村发展的瓶颈,摆在陈祖生面前的是尽快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 修老路、开新路。在陈祖生的努力下,投入3万元改造原有的4.6公里的简易机耕路。2008年夏,底洋村着手打通硬化沿库区湖边至芹洋全长8公里的水泥公路,需新开路基4.7公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涉及部分群众田地、果树、坟墓等补偿问题,而且施工人员、技术力量、备料场地、资金保障、合同签约等也遇到棘手问题。陈祖生每天在工地上组织协调,监督施工。2008年12月,底洋村出村公路全线完成硬化任务,交通面貌全面改观。 出生在闽东古田县农村的陈祖生18岁当兵入伍,在部队服役22年。2001年,陈祖生转业安排到省委老干局工作,担任办公室管理处副处长。2007年,他向组织申请作为省委第二批下派干部到底洋村当任“村官”。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民感情很深,想做点实事,便向组织申请下派驻村。”陈祖生这样说,“进村后,才发觉这里比想象的落后,是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心里总担忧辜负组织领导的重托。” 与陈祖生一起共事的村干部说:“陈处长做事认真,工作雷厉风行,把部队的优秀作风也带到村里。 心系群众保民生 让陈祖生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小小的底洋村竟然有9个五保户! 五保老人住破旧房子,因长期没有翻修,每逢下雨,屋内总是雨水。陈祖生走访五保老人,买来瓦片为他们翻盖屋顶,还为他们安装电灯,添置衣服、被子。逢年过节时总要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慰问金。吴壁出老人感激地说:“我没有儿子,陈书记经常前来嘘寒问暖,送来食用油、水果、糖果等,比亲生儿子还要亲呢。” 为了让五保老人住上新房子,陈祖生筹集资金20多万元在村边为五保老人建造一座砖混结构五保楼。在建设过程中,征地、奠基、备料、监工等,陈祖生事必亲躬。目前,占地面积1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能居住12户人家的五保楼已全面峻工。目前,水、电等配套设施也在进行中,预计下个月村中9个五保户能搬入新居。 “俺们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这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在采访中,村里的五保老人说,“陈书记是我们的亲人,真想不到他会得了重病,我们日夜盼望祈祷他早日康复出院。” 村水泥路通车之后,陈祖生因地制宜,制定中短期农业生产项目,发展毛竹、名优水果、乌龙茶等,村委投入7万元为群众提供苗木、化肥补助,聘请农业专家前来传授水果种植、毛竹低改实用技术。 “早年不值钱的杨梅、夏橙、枇杷、脐橙、桔子如今可以直接运到山外出售,效益明显转好,生产信心也足了。”在山上,冬瓜际自然村种养大户黄立根说。 早年,黄立根在山上开荒种果,创办一个种植、生态养殖的农场。由于交通不便,连连亏损。2003年,他种植的几亩西瓜大获丰收,挑到山外卖,光工钱就要比售价高,烂掉600多担。为帮助黄立根发展生产,陈祖生为他争取1万元资金帮助他开通到达农场的简易公路。 在陈祖生的努力下,今年,地处地质灾害点的底洋村大岗12户村民以安居工程的方式搬迁到交通方便的公路沿边集中安置,目前安居地楼房已建成了二层以上。搬迁户告诉笔者:“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陈书记的帮助,我们不可能住上新房子。” 最让底洋村民高兴的是:没有教师、停办3年的学校重新恢复起来了。 2007年10月,刘超文带着2岁的儿子到底洋村探望丈夫。因村中没有教师,陈祖生便挽留妻子到村中担任小学教师。随后,刘超文毅然辞去省城的一份工作,还自掏腰包购买七张课桌椅运到学校。夫妇俩,一个扶贫、一个“扶智”,共同为山村效力。 倾情尽力累坏身 今年8月30日,陈祖生到底洋村邻近的可观村召开村民会议,商讨有线闭路电视资金议题,当晚身体出现发烧症状。他到村卫生室拿点退烧药服用,不见好转。当时,底洋村凉亭正在建设,陈祖生脱不开身,以为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没事了。9月3日,陈祖生的身体继续发烧,在村干部的多次劝说下,他才在村支部书记胡登清的陪同下到达寿宁县医院,经CT检查发现肺部有一块阴影,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又转到省城医院,经确诊为肺部肿瘤。9月23日,在他的亲属及当地干部陪同下,陈祖生在福州市肺科医院实施肺部手术。 “他是给累坏的,为了村子,耗尽了他的心血。”底洋村群众这样说,“两年来,陈处长为村子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得知他的病情严重,村民们内心十分悲伤,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关爱,有的给他打电话、有的给他捎礼品。瘫痪在床上的村民吴如勇给他打电话说:“为了我们,您拖垮了身体,请您安心养病,并祝早日出院。” 陈祖生住院及手术期间,省老干局王红、郑尔旺、沈秀闽等领导及市、县、乡领导先后到医院看望慰问,寿宁县委组织部领导专程到医院看望慰问并具体安排乡、村干部前去照顾护理。 手术后的陈祖生病情稳定,在病榻上心里时刻想着村里他未完成的事,时刻牵挂着村民们的生活。中秋节前夕,他刚做了手术,对前来看望他的村干部说,今年可别忘记给村民们发中秋饼。 一位省城下派干部,为了他的驻村事业,倾情尽力,把一片丹心献给了山村!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6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