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吴东:忆往昔峥嵘岁月

2011-1-13 19:48| 发布者: 修拧栽祥| 查看: 1109| 评论: 7

摘要:   革命老战士吴东小时候是个放牛娃,19岁进入军营,亲身经历了从祖国南方战斗到北方,又从北方打回南方的全过程,足迹遍布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福建等7省,行程数万里。他在新四军、华东野战军中参 ...
  [桃花源主]革命老战士吴东小时候是个放牛娃,19岁进入军营,亲身经历了从祖国南方战斗到北方,又从北方打回南方的全过程,足迹遍布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福建等7省,行程数万里。他在新四军、华东野战军中参加八十多次大小战役战斗,奋勇杀敌,荣立一等功一次、二次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见证60年变迁与光辉历程的吴老,不禁感慨万千,抚今思昔,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忆往昔峥嵘岁月

  寿宁县鳌阳镇人民路福星巷有一位老人,说起他的名字,当地市民几乎家喻户晓。他就是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老战士,在地方治安上令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老公安——寿宁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吴东。

  现年84岁的吴老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待人热情,离休后一直关心时事政治和地方经济发展。7月29日,笔者来到他的家中,老人与他的孙女们围坐在一起,正讲述他当年的革命历史,处处荡漾着欢快的笑声。

  革命家庭苦难童年

  1925年5月,吴东出生在鳌阳镇安章村清渡自然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吴义鱼身材高大,是位劳动能手,以种田、砍柴、采草药为业,偶尔替人做些散工,过着艰苦的日子。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共产党人叶秀蕃、范浚、叶步兴等先后回到寿宁传播革命,成立中共寿宁县特别支部。随后,成立具有地方特色、闽东唯一的共产党人组织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武装队伍——红带会。红带会组织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在清渡一带的活动十分频繁。吴东回忆说,受革命影响,父亲成了红带会的地下秘密交通员,为革命送米送粮、传送情报,有一次还把一份重要情报送到了柘荣。红带会在清渡活动时,因队员不习水性,每逢山洪暴发,溪水上涨,吴义鱼总是背着他们渡过蟾溪。

  清渡村红带会活动引起地主豪绅的恐惧和仇视,反动当局区中队武装进行残酷镇压,将清渡村的6座民房烧毁了4座。

  “敌人不但烧毁我家的房子,而且还要抓我的父亲,当时通红大火把天都变红了,母亲抱着我坐在水井边痛哭。”吴东当年是个孩子,至今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一边流泪一边把家安置在邻近清渡头村的一个祠堂里。

  1933年,红带会武装驻扎在清渡头祠堂吴东的家里,准备攻打县城,因攻打不成,队伍转移后,进行反扑的敌人把吴东一家所居住的祠堂也给毁了。敌人走后,吴义鱼夫妇带着孩子,把家安置村田边的一个小灰楼里。

  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经过敌人两次纵火破坏,吴氏一家一贫如洗,生活极端困难。冬天,在寒冷的灰草房里,他们以稻杆当做棉被,以野菜、草根充饥度日。

  “母亲一生含辛茹苦,没吃一餐好饭,没穿一件新衣,多次受到敌人的折磨惊吓,在我12岁那年,她病死在灰草房中。”吴东回忆母亲不幸的一生时无比痛苦地说,“母亲走后,我的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外出跟人学裁衣,3年后,父亲又传染上‘黄胆病’死在灰楼房中。”

  15岁的吴东孤身一人,到邻近村庄替地主放牛、看羊、砍柴。当年,晚上照明用火蔑,他还兼做砍毛竹、破竹蔑的活儿。

  在苦难的岁月里,吴东吃尽苦头,有着强烈的革命意识。

  替人充“丁”进了军营

  吴东原名吴奶兴,吴东是他进入部队以后的名字。

  1944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四处抓壮丁补充兵源。鳌阳镇清渡村有个在邻近村担任保长的吴某有6个儿子,其子壮丁榜上有名。保长有个儿子名叫“吴奶进”,与吴奶兴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吴奶兴于是被稀里糊涂地抓进县城,以“吴奶进”的名字充了壮丁。当年,吴奶兴身材弱小,体重才28公斤,被关了半个多月后,随即被解押到国民党前方的接收部队。

  为防止各地抓来的壮丁逃跑,壮丁往往几十人一组,分批押送,不仅带上手铐,还用绳子连在一起。吴奶兴跟随各地壮丁进入福安、宁德,再到南平,随后转入江西。押送军官按花名册点名时,叫“吴奶进”时从来无人应答,每次点名总缺一人。军官查明吴奶兴是冒名替人充“丁”的原因后,将错就错,就问他以后喜欢用什么名字?吴奶兴想了想,他老家到县城需要经过一个东门,于是随口说:“就叫吴东吧,东方的东。”

  “我想上前线跟日本人打仗,但没有解除人身自由,长期被押送军官看管,一天只吃两餐饭,部队开到哪里,壮丁也跟在哪里。”在湖南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几次大规模的保卫战,壮丁被一批批补充到军队。吴东个子小,接收部队不喜欢他。不久,国民党军队开始转移,吴东所在的壮丁队被转移到江西、安徽一带。

  1945年初,在安徽太湖一带,吴东幸而遇到了新四军队伍,几百人被收编,吴东进入新四军第一支队,成了一名战士。他个子矮小,人们称他“小鬼兵”。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侵华日军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吴东所在的新四军奉命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收复苏中、苏北、淮南等地的一些乡村和中小城市。

  南征北战狙击强敌

  1947年初,新四军与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改编扩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吴东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83团,他担任特务营特务连侦察班长之职。吴东作战勇敢,动作敏捷,每次战斗总是冲在最前面。从1946年冬到1947年夏,半年间,他先后参加了著名的鲁南战役、莱抚战役和孟良崮战役。

  鲁南战役是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在山东会合进行的一个大歼灭战,吴东参加这次战役,两大主力部队全歼国民党军美械装备的整编第26师、整编第51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53000余人。吴东回忆说,鲁南战役结束后,部队没有休整又在莱抚一带与国民党军交战。当时,国民党军急忙调集53个旅31万人进行南北夹攻,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不利条件下与其决战。为引诱深入,分割消灭敌人。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奉命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时而撤退,时而隐蔽兼程,一天行程上百里。

  “这是我参军后第一次遇到最猛烈的战斗,整整打了49天。”吴东说,“我们最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作战方法是引诱敌人,围而聚歼,不管白天黑夜,经常翻山越岭穿插。”这次战役史上称莱芜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6万余人,据说,电影《南征北战》就选材于莱芜战役为素材。

  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被人民解放军一点点消灭,放弃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我山东解放区根据地扑来。陈毅司令员率领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5月上旬华野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序幕。

  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华东野战军主力将国民党整编74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

  “华野主力有主攻部队与打援部队,我所在的阻击部队主要任务是挡住增援敌人。”吴东说。“我们奉命赶到目地的,占领一个山头还不到5分钟,敌人增援部队也到了,真险!我们用手榴弹、机枪把敌人打退”。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吴东说,当时我们若迟到10分钟,那被消灭的是我们而不是敌人了。

  孟良崮战役,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整编74师3万余人,敌师长张灵甫阵亡。

  扛着炸药宣誓入党

  “我是1947年10月在山东一个叫金乡的地方入党,我没读过书,入党申请书是连队文书代写的。当时,举行一个简单的入党宣誓仪式,党组织领导宣读一下入党人的名字,随后,我们就扛着炸药包去炸敌人的据点。”吴东回忆说。

  在这次战斗中,吴东所在的连队大部分战士牺牲了,他所在的班只剩下他一人。吴东说:“我真是命大运气好,在枪林弹雨中只受点轻伤,可惜很多战友倒下了。”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解放后,吴东把参加工作的时间就填写1947年10月。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钳制国民党军队,打仗尤其频繁。吴东所在的华野10纵转战湖北、河南一带牵制敌人,交战规模越来越大,战场也越来越残酷。

  让吴东最难忘的是1948年5月发生在湖北老河口的一次解放战斗。为抢修工事,吴东与战友楼金海摸黑到附近抬一块门板,黑暗中楼金海突然倒地,叫他也没反应,用手摸了摸,全部是血,一股浓浓血腥味扑鼻而来。吴东拉不动,连忙返回阵地叫来一位战士把战友的尸体抬回,见头部已没了一半。

  楼金海牺牲了,吴东忍着悲痛掩埋他的遗体,只知道他是个山东人。

  华东野战军连续作战,攻南阳、进开封。1948年8月,11纵队83团在河南桃林岗阻击战中,吴东身负重伤。

  桃林岗位于杞县城东南7里,地处杞太、杞睢两条公路的要冲,是国民党邱清泉兵团东援的必经之路,华东野战军10纵83团担负阻援任务。

  国民党新五军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也是华东野战军10纵的老对手,在战场上有过多年交手,互有胜负。

  桃林岗四周设有一丈多高的围墙,城外又有一条两公尺深的壕沟,便于我军阻击。纵队司令员宋时轮亲临前沿阵地视察,命令83团团长毛会义一定要顶住敌人的攻击,要不惜一切代价。

  第一天,83团打退了国民党新五军联合兵种的多次进攻,阵前敌人陈尸累累。第二天,敌人不甘心失败,在桃林岗狭小的区域内,用大炮、飞机轰炸后,以坦克开路,用一个旅集团冲锋,战斗进行到白炽化程度,部队伤亡很大,不少阵地频繁易手。农历8月26日下午3点,敌人进行反扑,子弹如雨一样密集。吴东身中5枪,其中3枪从大腿穿过,鲜血染红衣裳,战士许德禄将他背下山来。随后,吴东被送到解放军前沿第九医院、后转卫生部医院(河南郑家庄)治疗。

  桃林岗阻击战经过5个昼夜,最后终于把敌人阻击在桃林岗一带,使解放军主力部队顺利夺取两座县城,歼敌5万余人。这次战斗,83团创造了阵地战的典型范例,受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表彰。吴东后来得知,他所在的一个连只剩下他一个人活着。

  2个月后,吴东伤愈出院,留下6级伤残,他被组织安排到卫生部第一大队担任排长之职。在后来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吴东跟随大部队组织抢救伤病员直至解放。

  复员转业奉献家乡

  在解放战争期间,吴东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二次,其立功奖状署名有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华东野战军10纵司令员宋时轮。四张立功受奖证书,目前还保留三张,成了老人最珍贵的纪念物。

  1950年4月,吴东跟随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建。12月,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叶飞征询他是否到厦门组建公安队伍,吴东选择回到寿宁工作。当年,寿宁境内土匪残余势力还没有完全肃清,吴东又伤病复发,省上选派警卫人员保护他回到寿宁,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群众的欢迎。

  回到寿宁后,吴东被任命县公安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协助组建寿宁公安队伍,在剿匪、镇压反革命中做出积极的贡献。期间,他曾到福安专区行政干校、斜滩至平溪公路建设指挥部任过职。在公安队伍的30多年中,他曾多次受公安部、省公安厅的表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党是我的大恩人。”吴东常常这样教育他的子孙们。转业后,他娶了妻子,有7个子女,目前2个孙女均已大学毕业。怀着对部队的特殊感情,他的二个儿子、一个孙子都送进了部队锻炼。长子在部队服役6年,退役后在县检察院工作。

  1987年,吴东光荣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

  桑榆未老霞满天,离休后吴老喜欢打门球,散步或爬山锻炼身体。他热衷公益事业与家乡的经济建设。他说:“有一份力量发一份光,为党为人民多做事。”他募捐30万元资金在安章村溪头修造一座公路桥,方便当地村民。近年,他又筹集资金将小时居住过及红带会驻扎的清渡头祠堂修葺一新,还为清渡头村的村中巷道全部浇灌成水泥路。

本文内容由 青春飞扬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缪曙晖 2010-8-19 17:39
{:5_467:}
引用 缪曙晖 2010-8-19 17:46
提供线索:村尾张广明是县医院离休干部,抗美援朝时第一个开着坦克冲过鸭绿江.......
引用 多多 2010-8-19 22:36
引用 电小二 2010-8-28 09:23
引用 蟾溪先生 2010-8-28 14:39
引用 南杉 2010-9-10 18:36
引用 夜歌 2010-9-10 18:58
呵呵,俺家老邻居。。。

查看全部评论(7)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