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救人不为名 英雄埋名十六年 1993年的寒冬,在冰水里浸泡3个多小时,连救十多条人命的寿宁县麻竹坪水库管理处青年职工张小平,在救人后不声不响离开现场,以至于在新闻媒体的救人英雄事迹报道中只见他的名字,不见他的事迹。此后十六年中,他没有向别人提起当年的英勇往事,被救的人也没人能记住他的姓名。 因为罹患重症,病症与当年一起跃入冰水救人的同单位职工张乃荣相似,张小平才重提起往事。 1993年1月25日,雪后放晴,寿宁县麻竹坪水库风景区聚集了不少游人。10时40分,一艘载满游客的柴油机动船从龟岭开往麻竹坪水库途中发生倾翻。张小平回忆说,当时他正在水库值班,听到有人大叫“翻船喽”,来不及多想,就沿着崎岖的山路朝事故地点飞奔而去。当他跑到事故点时,只见船底朝天躺在离岸边2米多的地方,几十个人在水库中生死呼救,有的渐渐沉入水中,当时到处白雪皑皑,天寒地冻,落水的人自救困难,场面凄惨悲壮。他来不及一丝犹豫就纵身跳入了冰冷的水中,拉出了一个妇女救上小船由龟岭村民张奶岩、水库职工叶少俊帮忙送往岸上,后面再与从另外方向赶来救人的水库职工张奶荣配合,一次又一次的潜入水中救人,历时3个多小时,救出十多人(当时天气寒冷、又忙于救人,不知具体救出人数),还拉出死尸多具。据当时的《闽东日报》记载,在这场事故中,40人不幸遇难,22人获救,获救人员就是被张乃荣、张小平等用双手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当时一同参与救人的水库职工张乃荣、缪仕振、王其锦、叶少俊等及傍洋村的村民许仕根都回忆说,当时跃入冰水中救人的主要是张乃荣和张小平,他们水性比较好,其他人则在岸上、船上帮忙。救人后,张小平离开现场回到工作岗位上。救人英雄张乃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介绍了参与救人的张小平等人。1月26日的闽东日报,报道了以张乃荣为主体的救人英雄事迹,张小平的名字在文中一带而过。同事给他看了报纸,当时他没有多说什么,只觉得当时情况下救人是第一位,谁救都一样。后来,也就没人再提起。 寿宁县清源乡文品岩村的一位青年当年就是被张小平救上来的。张小平以前去过那村,知道那青年姓吴,但不知道名字。他清楚的记得,当时那位吴姓青年获救上岸后很仔细认了一会儿他的脸,还问了他的名字,但没有告诉他,转身又去救人了。 张小平回忆说,当时情势紧急,他和张乃荣等人一样,都是猝不及防,救人时没有多想,一心只想多救几个人上岸。上岸后才发现腿部、脚趾、背部多处刮伤,冻得全身发抖,回到办公室里就发烧了,当时年仅二十出头的他,以为只是感冒,拿了几包药吃了也没当回事。 张小平的大哥张世灵说,救人后的第二天,张小平就感到浑身肿痛,也曾到寿宁医院住过一段,并没有发现什么病变。但从那以后,张小平时常处于腰酸背痛、低热中,身体日渐消瘦,辗转了福安、宁德、福州各大医院检查就是查不出病因。当时,县政府张林金副县长还专门做了批示,要求所在单位给与照顾、请假外出治疗。此后,他一直靠吃草药、贴风湿膏维持。 他和张乃荣一样性格,都是不喜声张的人。十多年来,随着翻船事故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远去,他们的事迹也逐渐被淡忘了。虽然后来他和张乃荣一样病痛缠身,但都没有向人提起往事,向组织提出份外要求。2002年4月,张乃荣查出患有慢性胰腺炎,长期卧床不起,虽然单位给予了很大照顾,但医疗费用惊人,家里已无力承担,救人英雄面临无钱救命的窘境,后经媒体关注,得到社会各界关心支援,至今还在治疗中。 2006年3月,张小平病痛难忍,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后也查出患慢性胰腺,此后在上海长征医院、长海医院治疗,每年至少要到上海去治疗一次,每次花费上万元的医疗费,至今医治费用已超过20万元。张小平现在的体重已不到45公斤,特别是下肢,已经瘦得没有多少肉了,生活都得他人照料。想起当年就他和张乃荣下水救人,两人同样经历,同样都是胰腺炎,只是发病时间不同,他估计发病的原因都是长时间泡在冰水中救人引发的。 2009年,困窘之中的张小平的家人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困难情况,得到了一些帮助。张小平的大哥张世灵说,早年弟弟患病治疗,没有找过任何部门寻求帮助。如今弟弟的重病治疗,费用巨大,公费医疗只能解决一部分,家里已是债台高筑,能借的钱都借了,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向有关部门反映。 在这里我们希望他能够勇敢的生活下去。并真诚地祝愿所有好人一生平安。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