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黄爱玲:亲情无价 爱满山间

2011-1-13 20:26| 发布者: 修拧栽祥| 查看: 683| 评论: 18

摘要: 笑对苦难战胜自我,拳拳爱心传递亲情。12年前,山村女孩黄爱玲从一个不幸家庭进入另一个不幸家庭,受尽苦难折磨。然而,她没有怨天尤人,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对待困难和生活。如今,她一边上学,一边还把瘫痪的 ...
    笑对苦难战胜自我,拳拳爱心传递亲情。12年前,山村女孩黄爱玲从一个不幸家庭进入另一个不幸家庭,受尽苦难折磨。然而,她没有怨天尤人,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对待困难和生活。如今,她一边上学,一边还把瘫痪的母亲带到学校——

                    亲情无价  爱满山间
        
    随着中考时间的一天天逼近,位于闽浙交界处的寿宁县犀溪乡犀溪中学分校初三(2)班学生黄爱玲显得更加忙碌,她一边复习,一边还要照顾瘫痪的母亲。
       429日下午,当笔者走进犀溪中学分校的大门时,黄爱玲正推着三轮车子,将母亲叶金妃送到学校附近的树荫底下休息。
                                                         
                                          

    这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女孩,经历两个不幸的家庭。与同龄女孩相比,黄爱玲身材显得瘦小,青白的脸色浮现忧郁的神情。
19909月,黄爱玲出生在犀溪乡武溪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魏盛岩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听村民说,魏盛岩在少年时曾患过神经病,娶媳妇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难题。为了“冲喜”,经人介绍,他与犀溪村双腿患有萎缩症状的女青年叶金妃结了婚。
    婚后,他们曾过上几年和睦的日子,但好景不长。
   “在我22岁那年,双腿经常性疼痛,出现肌肉萎缩,还以为是类风湿病,但还能够走动。”叶金妃叙说,“当时魏盛岩家庭还不错,允诺给我治病,于是就嫁给了他。生了黄爱玲以后,慢慢地双腿就无法站立,瘫痪了。”
    在黄爱玲6岁那年,父亲魏盛岩病情再次发作,而此时母亲也无法下地走动,全家人生计成了问题。当时,她的一个妹妹魏李萍已出生,父母恐养不活她们姐妹,便把黄爱玲送到邻近的山后村黄而木老汉收养。
黄爱玲说,当时她年小,不懂事,进了黄家以为是走亲戚,又能吃饱饭,过几天还能够回到自己家,还是高兴地去了。后来,养父把她姓名也改了,于是成了这个陌生家庭的成员,黄老汉对她不错,送她到学校里读书。

                            二

    养父黄而木是个石匠,为人木讷,长年在外打工,以至40多岁了仍未娶媳妇。为了照顾黄爱玲,他从闽北浦城打工时带回一个老婆,听说是半路上“捡”来的。
    养母是个刻薄的悍妇,头脑不大清楚。黄爱玲痛苦回忆说,自从她懂事以来,养母就让她做各种农活,拨草、插秧、收稻谷。家务活基本由她完成,还让她吃剩下几天发霉的饭菜,吃米糠是经常的。 养母性情暴劣,没有好脸色,对养女非打则骂,打得特别厉害,经常往死里打。在黄爱玲12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养母不让她吃饭,饿了二天一夜。黄爱玲两眼发黑,在养母不注意时,走到厨房,拿一碗稀饭就往嘴里倒。这时,养母从房间里出来,抡起一根竹子就砸向她的脑袋,现时血流如注,昏倒在地。乡亲们闻讯赶来及时把黄爱玲救活,并通知在外地打石头的黄而木。
    在缺乏温暖的家境中,黄爱玲渐渐地长大。养父长期患糖尿病,已不能外出打工,家庭陷入贫困中,已读小学五年级的黄爱玲,只好辍学在家劳动。黄爱玲砍柴、采茶,积攒每一分钱。一年后,她重返学校,进入犀溪小学六年级读书,梦想着知识改变她的命运。
        2006年春,养母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同年冬,年过六旬的养父病故,黄爱玲大哭一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养父。

                           三

    黄爱玲一边打工一边上学。每年暑假,她都在武溪的一家工厂里打工,以便照顾瘫痪的母亲、疯癫的父亲,家庭的重任落在她们姐妹身上。
今年初,魏盛岩病情再次发作,家庭没有安宁之日。黄爱玲与她妹妹都在乡里读书,姐妹俩商议,干脆把母亲也接去照顾。她们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民房,把母亲安置下来。每双休日,她们轮留到武溪村照料疯癫的父亲,替他弄点吃的,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洗衣服等。当地政府把黄爱玲列为低保对象,靠每月的低保金及好心人的资助,母女仨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
    犀溪中学分校的龚赞鹄老师告诉笔者,黄爱玲不仅成绩优秀,表现也非常好。她的家庭实在不幸了,如今她们母女仨人的生活非常困难,一年难吃几回肉。叶金妃眼泪汪汪地说:“幸亏孩子懂事,孝顺父母,我呆在房间很烦,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背我出去晒太阳,不然我根本无法活下去。”
    每天清晨,黄爱玲5点多就起床,替母亲端屎端尿,洗脸洗手,接着半个小时读书。早饭时间,姐妹俩到学校旁边吃两饽饽或馒头,再买点面包或米糕让母亲吃,接着去上学。她们姐妹也自己煮菜,一个电磁炉是从她的一个表哥借给她们的,饭拿到学校食堂里蒸。
   “与她相比,我们真是幸福。”黄爱玲的好友缪娟同学说,“她的家庭很苦,平时很少看到她花钱,但很坚强,成绩也好,老师、同学都很关心她。”
    说到未来打算,黄爱玲想了想说,自己真的很想读书,面对苦难,她会坚强生活,假期还会继续打工,赚点钱,一如既往照顾瘫痪的母亲。
亲情无价,一种人间的真爱的种子在大山里开花结果。
     图一:母女仨人相依为命
     图二:黄爱玲推着母亲出去晒太阳
     图三:等待放学归来的闺女
     图四:黄爱玲来回艰难背着母亲
                                                □寿宁记者站 吴通华 缪淑秀

[ 本帖最后由 桃花源主 于 2008-5-6 22:40 编辑 ]

本文内容由 桃花源主 提供



图一母女仨人相依为命.jpg

图二黄爱玲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jpg

图三等待放学归来的闺女.jpg

图四黄爱玲来回艰难背着母亲.jpg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不能掉链子 2008-5-4 09:35
引用 虫虫飞 2008-5-4 21:31
真的是个可怜的孩子,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坚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引用 寒风 2008-5-4 22:52
引用 wei123shu 2008-5-5 16:49
确有其事,这附近没有比他家更悲惨的了,父亲还是常常发病,因发病烧山被判几年前年才出来,。
引用 月儿弯弯 2008-5-5 18:25
抽个时间去看看这个可怜的孩子吧,顺便带上我们昨天捐赠来的衣物和学习用品
引用 潴潴 2008-5-12 13:58
引用 骑着羊放狼 2008-5-12 21:01
引用 沙子 2008-8-14 22:26
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多悲情报道,可悲,可叹,无语……
    曾经觉得,新闻怎么都是这样子。曾经又觉得,寿宁怎么都这样。因为寿宁的这样,实在普遍。
    寿宁人从来也不乏爱心,每每这样的报道,总是有三三二二的人伸出友爱之手,且往往这些人,自身并不怎么有钱。
    但愿,这样的情况,见报一个能少一个。
引用 tbsai 2008-12-28 12:36
引用 茶人 2008-12-28 20:06
穷人孩子早当家,勇敢,坚强tu25 ppb15
引用 liuxiaofei 2008-12-28 23:53
原帖由 茶人 于 2008-12-28 20:06 发表
穷人孩子早当家,勇敢,坚强tu25 ppb15



ppb09 ppb09 ppb09
引用 liuxiaofei 2008-12-28 23:54
看完後心情很鬱悶= =·
引用 拥风抱雨 2009-2-28 23:07
小时候贫穷是一笔财富,希望贫穷的小孩能够挺过去。
引用 龚振峰 2009-3-1 09:08
引用 骆驼王 2009-3-2 11:04
引用 星期八 2009-3-2 12:06
同情
引用 枫树岭 2011-1-2 17:01
鼻子有点酸酸的感觉哦,唉......希望姐妹俩能在磨难中健康成长。
引用 善.若水 2011-1-24 15:37
{:8_564:}

查看全部评论(1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