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何宜武:何宜武与其寿宁故居

2011-1-13 21:50| 发布者: 修拧栽祥| 查看: 1728| 评论: 38

摘要: 李安/文  何宜武(1912—2001),寿宁县斜滩镇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祖父何葆瑛,曾任江西分缺先县县丞,著有贤声。父亲何幼山,淡泊谦冲,终身致力文教,发展农茶事业。母亲林圣音是寿宁县梅洋村人、清进士 ...
                                        李安/文
  何宜武(1912—2001),寿宁县斜滩镇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祖父何葆瑛,曾任江西分缺先县县丞,著有贤声。父亲何幼山,淡泊谦冲,终身致力文教,发展农茶事业。母亲林圣音是寿宁县梅洋村人、清进士礼部郎中钦加三品衔林栋次女。
  何宜武先生幼承庭训,胸襟弘远,1932年毕业于福建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时值“9·18事变”爆发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步伐,何宜武先生蒿目时艰,毅然北上求学于当时闻名全国的北平朝阳大学法学院,1936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后到福建省政府民政厅任职,先后任国家总动员委员会物资处科长、重庆市政府财政局主任秘书,随即转调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财政处、上海市政府财政局任职。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出席会议。1949年被聘为国民党侨务委员会委员兼第三处处长,主管华侨经济事务。1960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远东经济开发与国际贸易问题,次年返回台湾,升任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3年春出任国民党国民大会代表党部书记长;1979年调任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1980年任国民大会秘书长,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同年辞去国民大会秘书长职务,随后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何宜武先生故居座落在斜滩镇区腹地坑头何家巷尽头。建筑考究,风格别致,古色古香,是一座保存完整、不可多见的清代建筑。这座5榴(开间)、三层土木结构的建筑,坐北朝南,宽26米,高约15米,深29米。四周防火墙高及屋宇,墙面用石灰粉刷,屋顶双面坡履盖,青瓦飞檐,地面铺设三合土,平整坚实,大门高大巍峨,厅堂上雕梁画栋,花鸟浮雕栩栩如生、熠熠生辉,门楣及正厅装饰优雅别致,美观耐看。整栋建筑恢弘壮观,气派非凡。1912年12月10日,何宜武诞生在何家故居左次榴的外间里。现今何氏故居依然是留乡何氏后裔温馨的家园。
  何宜武先生出生地的古镇斜滩,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风光宜人。这里自然地理条件较好,长期以来,水运交通便利,木船直达赛岐港,成为闽浙两省的政和、周宁、庆元、景宁、泰顺的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历史上素有“闽东小上海”称誉。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及富有特色的古镇风貌,境内风景优美,景点突出,钟灵毓秀,历代人才辈出,名人志士层出不穷,近代诗词书法文学艺术成就蜚声国内外,紫陶雕刻工艺品誉满东南亚。斜滩人崇尚教育,特别是恢复高考的二十多年来,培养了高等院校毕业生540多人,其中42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后12名,占宁德全市的1/3),在国家机关中担任副科级以上的职务有215万人,其中58人被提升至副处级以上职务,按人口平均为国内少见。1987年,斜滩镇被宁德地区行署定为历史文化古镇,把五龙过溪、马尾飞淙、坑底龙井、抗冠岭、虎口等处列为风景规划保护区。

本文内容由 游仁.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南柯愚生 2007-9-20 15:39
何宜武先生应该也算是寿宁现当代历史中屈指可数的名人吧!
引用 月儿弯弯 2007-9-21 09:23
怎么没附张PP看看呀?
引用 小白杨 2008-7-22 17:39
附上相片那就很好了!!!
引用 沙子 2008-8-16 02:27
好文章,但有三点不太明白,不知是否我个人理解有误。
1.国民党是简称,文中开头似乎应该全称中国国民党为妥。
2.何宜武似乎有当过上海市副市长,上海那条卖龙虾出名的“寿宁路”,据说就是他仕臣上海期间留下的纪念。
3.最后一段“在国家机关中担任副科级以上的职务有215万人”,应为“在(各级)国家机关……”,且“万”字应该去掉。
不知我是否在班门弄斧。
引用 龙老头 2008-8-16 17:56
听说何宜武家人,捐建斜滩幼圣幼儿园,还成立"何宜武奖学金".
引用 查无此人 2008-10-28 11:27
是的哦
引用 牵情家乡 2009-10-25 12:24
海有条寿宁路
       到过上海的人,仔细浏览上海市区交通地图,你可以从与黄浦江垂直的西藏路——中华路之间找到一条“寿宁路”。尽管这个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但这条并不起眼的小路牌,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近60年历史都没有改变,只不过原来用石板块雕刻路名的小路碑,而今改装为带灯箱的不锈钢管、挡风有机玻璃安置的豪华大路标,昼明夜亮,更显眼夺目,更风光气派了(如图)。
  寿宁路,马路不大,东西路段不上千米,路面约14米宽,被市区辟为非机动车道。前不久,寿宁路又被黄浦区市政改作为马路市场,成千上万的附近居民每天都到寿宁路购买果蔬食品及日常用品,其中到上海寻觅商机的寿宁人约有五、六十家把店铺开在寿宁路附近,大多经营床上用品、品牌服饰等。因为该路段靠近上海古迹胜地“豫园”的商品市场,连锁衔接,而生意兴隆,财源贯通。   
       说到寿宁路的起源与来历,回眸历史,它与国民党时期担任上海市副市长、代理市长的何宜武有关。据史料记载,1945年——1947年间,寿宁县斜滩籍人何宜武曾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专门委员、副市长及代理市长,这期间,旧上海南市区建有福建会馆和寿宁会馆,何宜武与乡亲名流来往密切,为纪念和思恋家乡,1946年3月,他用重金买下这段古道,冠以“寿宁”为路名,并刻牌立碑,从那时起,寿宁路名由此而来,时近60年风韵犹存。
引用 蟹爪兰 2009-10-25 14:49
8# 自由翱翔
"如图".图呢?很想看看上海的寿宁路,有没有上海的网友帮帮忙啊,填补空白
引用 蟹爪兰 2009-10-25 15:03
上海寿宁路图片
引用 海雨天风 2009-10-25 15:54
5# 沙子  去你吗的变态
陈少 发表于 2009-10-25 12:53

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怎么可以骂人呢!
引用 太阳雨 2009-10-25 18:43
何宜武先生是寿宁人的骄傲
引用 小叶兜兰 2009-10-26 09:08
引用 陇西后代 2009-10-26 14:48
有话可以慢慢说,确实不应该在这里开口就骂人。
引用 月生 2009-10-27 11:31
本帖最后由 月生 于 2009-10-27 11:38 编辑

刚才与游仁先生一起上网看见这篇文章,看到有这么多热心人士评点,游仁先生说感到由衷欣慰,并说已好久未上网,密码也忘了,无法登陆与各位交换意见,特表歉意,并委托在下说明二点:1、经查台湾出版的<何宜武传>,并无何宜武先生在上海市政府领导岗位供职的记录;2、5楼所说的多余“万”字,实为笔误,确应删去。谢谢。
引用 风飞叶落 2009-10-27 13:05
引用 993976700 2011-4-21 12:58
为寿宁人争气,好样的!
引用 身在他乡 2011-4-21 20:52
骄傲呀
引用 fxh2031 2011-4-21 23:58
是的呢,很好!
引用 fxh2031 2011-4-21 23:58
是的呢,很好!

查看全部评论(3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大寿宁 ( 闽ICP备05020655号-1|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888 )

GMT+8, 2025-5-25 2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