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9|回复: 5

[其他] 秋夜随想——寿宁篇

[复制链接]

游客

发表于 2009-9-13 19: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文不属于征文主题,只希望在此与大家分享、讨论,望斑竹手下留情哈~)

如果我是沈从文,那故乡寿宁便是闽浙边境的山水边城。宁静闲适、风景秀丽、民风纯朴的小城把精彩全藏在了绵延群山之间。
由于海拔较高,虽位于南国,小城却四季分明。简言之,春有花,夏有风,秋有月,冬有雪,居处之适,难以言传。四季的不同风光,就如同与佳人相遇,初见,赏心悦目,再见,依旧倾心。
春天,万物复苏,莺飞草长。田野、山谷飘散着忙碌和希望,山泉、溪流洋溢着欢快和生机。四月一过,芳菲大多飘零,而家乡的杜鹃花却悄然开放。未几,漫山遍野都是她们的身影,鲜红、明紫、雪白、柔粉、金黄……纯净明快、绮丽灿烂,令人目不暇接,心旌摇荡。沉醉花海,静听花开花落,凝望花影摇曳,往往流连而忘返,不知夕阳已西下。
夏天,草木葱茏,云远天高。阵阵清风,穿越海岸、山林、深谷、白云,仿佛天然空调,为小城带来了凉爽和幽静,带来了清韵和暗香。有时她们徜徉河畔,带着柳叶舞蹈,然后轻盈地走向碇步,将水花洒向戏水的孩童;有时她们携暴雨骤至,淋透了行人的衣裳,也灌溉了炎热的大地。雨后放晴,常有晚霞映红水天或有彩虹剪影碧空,有人因此把风比作夏天的诗歌,把雨誉为诗歌里最妩媚的句子。
秋天,霜浓叶红,山山寒色。日暮时分,沿小道山行,落叶铺出了一条金黄的地毯,踩在上面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克莱德曼的经典之作《秋日的私语》。稍远的地方,飘来稻香隐隐,松涛阵阵。萧萧落木、宁静山林、金色稻田,都在此时此刻将秋的韵味挥洒得淋漓尽致……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清辉满地,天空澄澈透明,星晨粲然闪光。邀知己好友会于三峰望城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然或觞或品,或歌或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信可乐也。
冬天,芳草萋萋,雨雪霏霏。霜冻过后,烧田塍的时节便到了,山野上遍布着黄色的茅草,又干又密,没过脚踝。划一根火柴,茅草就“噼里啪啦”地燃起,很快便能化作春泥,孕育来年的希望。若有好运,除夕附近便能见到南国的雪,悄无声息,姗姗而来,正如鲁迅描绘地那样:洁白、明艳、滋润却隐藏着青春的消息。在白天,雪花落地便渐渐化开,只有到了夜晚,才能慢慢堆积起来。次日早起,踏雪登高,极目四望,可见雪雾从山谷中袅袅升起,随着山风恣意摇荡,变幻着千种风情,如此场面,实为壮观。
曾有人这样描绘小城:“城囿万山之中,形如釜底,中隔大溪”,短短数字,颇得神韵。中学时读《醉翁亭记》,见“环滁皆山也”一句便深有共鸣,小城四围之山亦林壑优美,蔚然而深秀。若于山巅俯瞰,可见“危峰幽壑,一望林莽,落落村烟,点缀其间,前后左右,互不相应”,俨然一幅 “高山绿野人家”的山村风情画;若于山腰四顾,可见“阡陌交通,蛙鸣相错,层层梯田,依山蜿蜒,天光水色,婉转流动”,恰似一幅“阡陌水田鸣蛙”的写意水墨画;若于山谷仰望,可见“崇峰叠嶂,屹若天堑,点点野花,争艳陡崖,山高水长,云缭雾绕”,犹如一幅“奇峰云海山花”的西洋水彩画……
翻过群山,小城便映入眼帘,街道不宽却熙攘,楼房不高却密集。一条小河穿城而过,名为蟾溪,年少时读《寿宁待志》:“自升平桥至永清桥,溪水有鱼,或青或红,水清可数。每淘米,群鱼趋食,全不畏人。”悠然而神往,儿时的河水虽然清澈,然已难见鱼群。河上有数座廊桥,曰升平、曰清和、曰仙宫,全以木拱交错搭置而成,桥上有古朴的雕梁画栋、香炉神龛,至今仍默默地承载着来往的人流,见证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小城的生活像日夜流淌的蟾溪水一样,平淡而从容。临水而居,足不出户,便可看到廊桥和清流。仅此一点,便让慕廊桥之名,远道而来的游客感慨万分!夜幕时分,总有诸老诸少前往子来桥(子来:民心来归之意)纳凉聊天,谈论为政者的得失,探讨小城的发展。随着时光的流逝,子来桥由石拱桥变成了钢筋水泥桥,宽度亦增加不少,然“子来论政”的民俗却因袭相传,久盛不衰。
有一个人,屡屡被子来桥上的邑人提起,一说就是数百年。他承载着小城人民的骄傲和忧伤;他的施政理念被地方官员诵读和效仿;他的道德文章已经成为小城文化的底蕴和源泉。面对晚明政治的黑暗,面对“肘掣于地方而幅窘于资格”的困境,他以“做一分亦是一分功业,宽一分亦是一分恩惠”为追求,拖着老迈的身躯,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和梦想。
他叫冯梦龙,“三言二拍”的作者,明末最著名通俗文学家。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8月)授为寿宁知县,任期四年。接到任命后,61岁的他整理行囊,离开苏州前来履职。一路上经过水路和陆路的数次更迭,翻越艰险狭窄的车岭古道,穿过高低曲折的长溪河谷,终于来到了小城。
虽然有心理准备,然而他还是吃了一惊:苏州有精致的花岗石码头,运河里舟楫如梭,而这里的河道深浅无常,水运不兴;苏州是鱼米之乡,而这里却山险而逼、水狭而迅、岁止一熟;苏州有精致的亭台楼阁、园林轩榭,而这里只有简陋的县衙和年久破败的三峰古刹;苏州有众多的才子,密集的书肆,而这里却是“经书而外,典籍寥寥”;苏州有柔婉悦耳的吴侬软语,而这里只有生硬难懂的闽东方言……
他没有过多的言语和训教,只是很快修复了被倭寇毁坏的西门,以杜绝虎患,组织百姓筑起了东坝,以预防蟾溪的大水;他设立县学,每月亲自授课,使学子们“欣欣渐有进取之志”;他恩威并举、简政轻刑、以勤补缺、以慈补严,谆谆引导百姓留养女婴;他不顾言语不通和年逾花甲,躬亲走访乡间,查阅史料,修撰了《寿宁待志》,其文生动,其事详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就这样,他让处于明末风雨飘摇之际的邑人看到了一丝希望。今冯公已逝,然他的塑像却在南山之巅安享着夕阳和山色。他的诗词依然被小城铭记:“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
自冯梦龙宦寿前推四百年,即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青年缪蟾从小城出发,前往首都临安应试,结果一举夺魁,被钦定为状元。三年后,理宗皇帝招其为驸马,赞曰:桂林瑞器,昆山宝玉,年少登科。羡龙头之首占,才貌冠世,抒输忠之勤渠,实临凤之玉树,照乘之明珠。缪蟾的《应试晓行》一诗被后学们铭记并流传至今:“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着衣裳。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路崎岖兮凭竹杖,月朦胧处认梅香。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他的勤奋与执着更激励着山乡的学子们,走出群山,追逐梦想。在他之后,邑内先后有数十人成为进士,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音容笑貌,小城的青青石板路,似乎也因他们而充溢着学子们读书香。
原一直认为故乡秀丽的山水塑造了邑人温婉含蓄的行事风格:在势不可为,抗争不成的情况下选择了中庸和回避:如北宋进士,宋徽宗年间曾任徽州知府的黄槐,在灾害频繁、民不聊生而朝廷昏庸之际,不惜身家性命,放粮救灾。而后,挂冠封印,敛迹鹤溪,躬耕于寿宁;如明代进士,明神宗年间曾三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在党争日盛,魏忠贤兴风作浪之际,居中斡旋、苦苦支撑,极尽所能地保护正直的大臣,然终因黑云压城、独木难支,遂致仕返乡。然而,随着年龄地增长,我渐渐发现我们的同胞亦不乏铮铮铁骨,我们的血液里依然流动着反抗强暴的牺牲精神,如清代进士,尝为梦龙先生高足的叶有挺。在耿精忠聚众叛乱,招其为官之际,坚决不从,毁容改名,数次潜逃,终被抓获,于是以绝食抗争,以身殉节;如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张高谦,在罪犯盗取集体财产,无人知晓、威逼利诱的情况下,高声呵斥、毫不畏惧,终因年幼力小,倒在了血泊中……
光阴荏苒,故事和传说交织着,即将迎来五百五十五岁生日的小城依旧宁静、依旧美丽。就像过去有过的辉煌、喜悦,有过的茫然、奋争一样,小城不断发生喜人的变化,然而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和隐忧。好在多数邑人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责任,始终传承着小城的性格与文化,正因为他们,我们得以对未来的新生活进行憧憬和向往。

3299

回帖

23

主题

3940

金币

师长

积分
24579
发表于 2009-9-14 2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写的不错。但既不是征文,不宜放在这里,以免误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51

回帖

462

主题

1万

金币

在线精英智囊团

在线慈善会会长

积分
61957

2014年度优秀义工勋章2012年度杰出网友2011年度杰出网友无烟勋章文明勋章100勋章

发表于 2009-9-14 22: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1: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
谢谢行成于思 斑竹~~我已无法进行编辑,可否请斑竹大人协助调整一下段落的格式?多谢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9

回帖

100

主题

2134

金币

师长

积分
8768
QQ
发表于 2009-9-15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营长

发表于 2009-10-2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5-13 2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