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4|回复: 16

[寿宁文史] 《村名溯源》18:鳌阳镇区

[复制链接]

1251

回帖

321

主题

7752

金币

荣誉顾问

积分
30838

终身荣誉勋章论坛特殊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09-11-26 15: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宁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无痕 于 2009-11-26 15:04 编辑


鳌阳镇区


    鳌阳镇区为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寿宁县中部,由蟾溪、大同、梅溪、鳌东、升平、北凤6个社区组成,海拔752米,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间杂其中;属亚热带山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实为居家上选;蟾溪顺地势自西北绕三峰山流经自来桥后,折而流向东南,经六折七注入东部新区梦龙湖
    鳌阳镇区古名杨梅村,因古代盛产杨梅之故也,复因自城北镇武山俯视,形如鳌鱼,又称“鳌阳”,久而久之,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杨梅树被毁殆尽,“杨梅村”三字逐渐淡出历史,“鳌阳”之名沿用至今。
    相传,设县之初,寿宁县南阳、大熟和杨梅三村村民为争设县治,互不相让,县官委决不下,三村村民相约各取泉水进行等量称重,重者为风水厚重之地,县治便设在那里。杨梅村村民用盐水代替泉水,结果是杨梅村泉水最重,县治便设在杨梅村。
    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畲、回、满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姓氏有叶、柳、范、陈、童、吴等。叶氏始祖迁居本镇区时间不一,半月山下叶姓的肇基地,依迁入时间先后,分“后叶”和“前叶”,两者迁入时间相距约150年。叶姓六十二世寿九公于宋末元初时(1278-1279年),由丹溪桥张坑迁于政和杨梅村腰,即寿宁建县后的城南关外林仔,是为前叶。
    范姓二世祖肖七公于宋端宗二年(1278)迁茗溪,六世祖范福昌,于明嘉靖三年(1524)迁居寿邑南门,后分别于镇内茗溪,鳌东村尾、蟾溪之西门、高厝下等。
    吴姓于宋绍圣元年(1094)从浙江省景宁县上标吴家洞迁入本县杨梅村肇基。明景泰六年(1455)寿宁建县,吴氏族人捐厝基为县堂,移居高厝下。
    柳姓开基始祖平六公于明洪武十八年(1386),从浙江省景宁县三都英川村,游学到福建省政和县北里杨梅村大使洋(即小东门)居住。康熙年间(1662-1722),柳氏建祠堂于小东门和城外梧洋,前者称底柳祠,后者称外柳祠,由于有两座祠堂,一在城内,一在城外,故后人有底柳外柳之分。
    鳌阳镇区先后隶属长溪县、宁德县、政和县、寿宁县,镇区各社区之地分属坊隅一至四图。民国时期,全县设五个区,鳌阳划为第一区。1945设鳌阳镇,1949年属第一区鳌阳区。1956,鳌阳镇从鳌阳区划直属县管辖。1958年改称坑底区,1966年改称城关镇,1983年更名鳌阳镇。
    寿宁历史名人大多集中在鳌阳、斜滩、犀溪三个乡镇,犀溪盛于南宋;斜滩的兴旺发达从清朝中叶开始;鳌阳历史悠久,山川毓秀,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自从有人定居至今,居民耕读持家,各氏族以竞相培养子女读书致仕为乐事,江山代有才人出,历千年不衰,历代贡、监生等近千名,其中较出名者有:
    柳元(1533-1610),字仁甫,号印泉,嘉靖癸巳年(1533)生于鳌东社区小东门,万历甲寅(1584)岁贡。明末,获朝廷恩准的“理学名儒”,官至王府长史,其子柳春芳曾任四川高县和江西德安县知县,其孙柳汝霖曾任江西九江府通判,三代入仕,传为佳话。著有《剑溪讲余》、《理学指南》、《山居文集》等。
    叶朝奏(1544-?),曾任江西信丰知县,“秉性耿介,身端洁”,为官为人一如他的一幅对联:
    人言高官可图,必须得此馈彼以邀名誉;
    我道前程有命,何用损下益上以病心田。
叶朝奏归梓后,为寿宁“止开圹”、“寝迁城”、“修邑乘”等,做了许多好事。
    叶向高(1559—1627),明朝首辅,字进卿,号台山,福建省 寿宁县鳌阳镇籍福清市人。叶向高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廷中二甲第十二名进士,又以福建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庶吉士,入翰林院任编修。万历三十五(1606)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向高主政八年,有裁断、善理大事,于增阁臣、补缺官、罢矿税、整顿三边防务和理财等方面大政多有建言建树。著有《叶台全集》、《说类》等书。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子犹,别号墨憨子,苏州府吴县籍长州县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崇祯七年(1634)任寿宁知县,提倡“以勤补拙,以慈辅严,以廉代匮”,修县仓,立樵楼,筑城墙,复东坝。他捐俸修缮寿宁学宫,“立月课”,颁发所著《四书指月》并亲为诸生讲解,使“士欣欣渐有进取之志。”其在寿宁的著述有《寿宁待志》、剧本《万事足》、诗集《游闽吟草》(已佚)。
    叶秀蕃(1904—1935),乳名俊周,号鼎三,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文山里人,闽东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回寿宁开展秘密革命活动。1932年任“中共寿宁县特别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1934年2月任“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4月兼任闽东特委机关报《闽东红旗报》主编、社长;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牺牲。
    范式人(1909--1986)原名范志明,字涤凡,号耀卿,无产阶级革命家,寿宁县鳌阳镇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红军各级指战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闽东特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军事部长、组织部长;1939年当选中共“七大”代表,任福建代表团团长。1945年起先后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副政委等。1952年起分别任粮食部、邮电部副部长、党组书记。1956年当选中共“八大”代表。1961年8月任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省政协主席、省军区政委。1982年当选中共“十二”大候补代表,并当选中顾委委员。
    郑义正,寿宁县鳌阳镇人,原福建省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老科协会长,省老体协常务副主席。中共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鳌阳是寿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祥地,早在1931年,许多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涌现出叶秀蕃、范铁民、范义生、范振辉、叶少琴等一大批闽东著名革命先烈
    鳌阳镇区内的名胜古迹众多,尤以升平桥和仙宫桥最具代表性。升平桥位于鳌阳镇日升门右侧,横跨蟾溪之上,俗称“横溪桥”,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明天顺元年(1457)始建,南北走向,桥长25.4米,宽5.6米,拱跨23.4米。桥中央间以斗拱层层出挑承托藻井,雀替有雕刻卷草纹。桥屋正中间升出歇山式屋顶,形成重檐桥屋。廊屋内有神龛,祀观音。桥内梁上墨书丰富的人文资料。仙宫桥又名玉带桥,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升平桥下游约200米处,因桥东向原建有马仙宫,故名。始建于明代,呈东西走向,长27米,宽5.1米,拱跨24.5米。廊屋当中开间用如意斗拱交错叠架成八角藻井,屋面为双坡顶,当中开间及桥两端尽间升出八角攒尖顶。桥屋中神龛祀马仙。桥内梁上墨书人文资料丰富。
    鳌阳镇区环围有五座山,民间有“五马会槽”之说:北山顶,古名真武山,在镇区北面,海拔864米,因山形似人,又居北方,故名真武山,又名凤山。飞凤山位于镇区南,以形如飞凤而得名。海拔850米,山上遍植松竹,长势异常茂盛,风景优美。与凤山对峙,人称“双凤朝阳”。半月山,在镇区西隅,海拔800米,形如半月。古时蟾溪流经山下,山形倒影,绰绰如画,美称“半月沉江”,为寿宁八景之一。笔架山,在镇区之东,海拔800多米,与西山对峙。因诸峰并列,形如笔架而得名。历史上笔架山曾出现了两次海市蜃楼:《福宁府志》载“明嘉靖四年(1525)四月二十三日,南海浮来五山与此山对峙,峰峦突兀,有草木人马,盖海市也。自午逾申乃没”;康熙版《寿宁县志》载“明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二十八日,笔架山前又突现一山,自巳至未,形体变动不一,观者围之”。翠屏山,在镇区南二。状类屏而朝气可悒,古称“翠屏爽气”,乃鳌城八景之一。
    除上述各名山外,在鳌阳镇范围海拔较高的山峰还有大岗坂海拔1004米,马兰顶海拔1385米,大岗头海拔1092米,棋盆岗顶海拔1200米,箬坑顶海拔1185米,大冈龙海拔1108米等六个山头。
    此外,鳌阳镇区内的著名景点还有:
    东门,又称门,位于平桥北岸,它是寿宁旧城墙唯一遗留的历史见证。寿宁县城城墙始筑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周长770丈、高1.6丈、厚1丈。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区怀素,捐修城墙,并取名东门为日升门。现东门为清康熙六年(1677)重修。
    星球岩,位于镇区西蟾溪上游,高三丈,周数十丈,以形如星球而得名。岩东面有明代石刻,系明嘉靖十六年(1537),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撰文并丹书。石刻面积20平方米,全文180多字,草书阴文。明时,岩上构一小亭,匾书“一览亭”。亭内有对联一副:“占山占水些些地,宜月宜风小小亭”。明未文学家学栓所题,今亭已废。另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县令张鹤年和清道光五年(1825年)县令孙大的题跋,鳌阳叶庄七手刻。字体苍劲道古,势若龙蛇,堪称一绝。相传旧时,能沾其字,知其意者,此岩即会掉出钥匙一把,这把钥匙能够开启后门,则岩中财宝均属持钥者。又传,此岩后山有一块大岩,每到晚上就会自然滚到星球岩上合在一起,故又有“夫妻岩”之称。1986年寿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峰古刹,位于镇西南约一公里,约建于后梁开平三年至后唐清泰二年间(909~935)。宋淳化元年(990),北宋少宗伯陈洪轸舍宅扩建,初名“东华禅寺”,后奉敕改为“三峰大梵宾林禅寺”,明代更名“宝林寺”,是寿宁县创建最早的寺院之一。也是寿宁最大禅林,素称“八景之冠”。寺周有陈洪轸等名人古墓葬。此外,该寺还留有很多古碑,以及历代名人寄怀咏景的诗句。整个寺院建筑布局极为精巧。现保存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铸造的高一米、宽六公分的纯铜观音座像,是寺中魂宝。还有1983年出土的宋代青石香炉,是历时千年珍贵文物。同时还保留着宋代壁画“五爪黄龙”和“双龙抢珠”。还有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该寺亲笔题书“万德庄严”墨宝。
    烈士陵园,位于鳌阳镇鳌城八景之一的螃蟹山上,顺山坡而上有迎宾亭、思源亭、革命烈士碑、烈士墓。烈士纪念碑,四角形,平台高0.8米,边长25米,碑高16.8米, 全部以花岗岩砌成,四边竖排阳刻楷书“革命烈士纪念碑”七字。碑座正面有中共寿宁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镶的“永垂不朽”石匾,东面有中共福安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题词“赤胆忠心为祖国,革命精神启后人”匾,南北分别有叶飞、范武人题词。陵园四周花繁草茂,树木参天,小径通幽,鸟语花香,是鳌城市民晨练、习武、健身、休闲的活动之地。1986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区大街上原有古代的“状元坊”“贞节坊”等石碑楼,甚为壮观,可惜在“文革”期间均已销毁。
    镇内居民多以农业种植为主,近年来,通过积极创办综合农场,鳌阳镇建立蔬菜、水果、养殖、小径竹、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初步形成多业并举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产有特色农副产品花菇、茶叶、马铃薯、中华猕猴桃、反季节蔬菜、花卉等。此外,鳌阳镇在注重农业的同时致力发展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形成了冶金、雕刻、竹木玩具、梦龙陶艺以及房地产产业等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尤其是所生产的镁硅、镜片、石雕、木雕、金属硅等20多种产品享誉国内外。鳌阳镇教育基础设施配套也较完善,镇域内建有寿宁一中、鳌阳中学、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实验小学、鳌阳小学以及5所幼儿园和5所托儿所,在校生87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镇居民卫生医疗也很有保障,域内建有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各一所,2008年以来,全镇95%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

513

回帖

63

主题

1414

金币

师长

积分
13770
发表于 2009-11-26 15: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营长

发表于 2009-11-26 1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营长

发表于 2009-11-26 16: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非常祥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营长

发表于 2009-11-26 16: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不过三地争县我听说是 相传寿宁县西溪、大熟和杨梅三村村民为争设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0

回帖

6

主题

653

金币

师长

积分
6505
发表于 2009-11-26 17: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35

主题

4万

金币

荣誉顾问

在线认证头像

积分
291506

2010年度杰出网友浪花勋章无烟勋章100勋章文明勋章

QQ
发表于 2009-11-26 17: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团长

发表于 2009-11-26 1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精彩!楼主总算做了件实在的事!
碧汐晓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排长

发表于 2009-11-26 19: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精彩!楼主总算做了件实在的事!
碧汐晓月 发表于 2009-11-26 18:43

有些人总爱指手画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9

主题

1万

金币

总司令

积分
53968
发表于 2009-11-26 19: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寿宁县鳌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寿宁县鳌阳镇胜利街136号财政局大院,唯一客服热线:0593-5523999(谨防诈骗) 闽公网安备 35092402000888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寿宁在线 ( 闽ICP备05020655号-1 )

GMT+8, 2024-5-19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